聖母想來,也可理解為天仙修為之上者,不可於凡間出手。就如眾聖不可於地仙界相鬥,只能於混沌之中了結一般。有此想法,龜靈聖母再無顧及,囑咐楊曉蓮好生修煉之後,然後便隻身下界,宣揚截教教義去了。
龜靈聖母這一動,好似一導火索一般,四教弟子紛紛臨凡,開始爭奪人間學術正統之位。雖言爭奪,可四教弟子也未曾相互出手鬥法,畢竟他們眾人臨凡已算違背了道祖之意,若再行出手,豈不是找死一般?而且眾聖在其等下凡之際便有過類似吩咐。因此,眾人皆以宣揚教義為主,並未有過鬥法。
隨著四教弟子下凡,人間一下子熱鬧起來,各種學說紛紛湧現,構成了人族發展以來的第一股文風。
其中,龜靈聖母下凡之後,於陽城之地遇得一人,名為王詡。這王詡資質也屬上乘,龜靈聖母見獵心喜,便收其為記名弟子,傳下道法學識。王詡資質雖是不錯,可對道法感悟卻也只是一般,不過卻對那些謀略、兵法、教育之術甚感興趣,常能舉一反三。
龜靈聖母見此,想到自己此番下界之意,心中一動,便將自己於通天處習得的眾多學術盡皆傳授。如此,王詡更是如魚得水,不消數年,一身學識已不差龜靈聖母分毫。龜靈聖母對此自然欣喜不已,有這王詡宣揚,雖不說將截教發揚光大,可也能盡一份力,如此自己也算為截教做出一份貢獻,於是便更加用心教導王詡。
待王詡學成之日,龜靈聖母對其囑咐一番後,便自回地仙界去了。
王詡自龜靈聖母離開之後,便於陽城百里之外的鬼谷住下,自命鬼谷先生。而且還不斷開講收徒,其門下眾徒如孫臏、龐涓、尉繚子、蘇秦、張儀、毛遂等皆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可惜王詡所學過於博雜,未能形成一門學派,鬼谷先生之名雖傳於世間,可卻未能成為人間主流。
而截教另一弟子無當聖母在得知龜靈聖母下界之後,也趁著看其弟子玄素(妲己)鄧禪玉之機,下到凡間。在驪山見過二位弟子之後,無當聖母便開始遊歷人間。行至陬邑之時,聞得此地有一人甚是好學,常言:“三人行必有我師。”
無當聖母大啞,未曾想凡間盡有人說出此等話語,實在出乎意料。當下,無當聖母便尋到說此言之人,此人名為孔丘。無當聖母考教了一番孔丘的學問,頓時大喜,這孔丘不僅學識過人,主張更是與截教教義不謀而合,無當聖母當即便收孔丘為弟子,將一身學術盡皆傳授。
孔丘得無當聖母傳授,自創儒家,以六藝為法,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地“中庸”之道,主張“德治”和“仁政”,重視道德lun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養。
儒家強調教育地功能,認為重教化、輕刑罰是國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張“有教無類”,對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都應該進行教育,使全國上下都成為道德高尚的人。在政治上,則是主張以禮治國,只有人人善禮,才能一統天下,安邦定國。而社會各階層人士應盡本分,以達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和諧局面,這就是正名思想。
儒家崇尚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懷,達至一個大同世界,就是“仁”。“仁”便是儒家的核心內容,是lun理道德的總綱。“仁”就是“愛人”,君主要體民情、愛惜民力,反對苛政。若要實踐仁德,需要“忠”和“恕”。“忠”是儘自己地本分;“恕”是推己及人。提倡以“禮”、“樂”,約束人的行為。陶冶人的性情。
此世通天雖未收下萬仙為其弟子,可其主張還是有教無類,截教眾徒也多是妖類,而孔丘很好的將這“有教無類”的主張繼承了下來,認為教不應分貴賤賢愚。他認為“因材施教”是理想的教學方法,他又提倡“溫故知新”及“舉一反三”等學習方法。對鬼神之說,則是抱著“存而不論”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