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性情寬厚、心地善良的子女。由於別人在其心中總是佔有重要位置,父輩更是如此。父在不忍拂其志,父沒不忍逆其行。為不願為之事當然痛苦,違父之囑將更痛苦。只有這種仁慈之人,才有力量抵抗那種痛苦。物質的力量要用物質的東西去對抗,感情的力量要用感情去抗衡。這也是一個心有異志、願與父殊之人在自己不痛苦的情況下“三年無改於父之道”的唯一途徑。
孔子倡導的孝道,雖然極端、絕對,但不合理中也有真理在:孝“即是色難,是無違”,是“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如此不近人情的要求,誰能做到?愛惜錢財、美色、地位、權勢、做自己願意做的事,人之常情,在這一切與父之囑父之要求父之處境相矛盾時,哪個人能放棄這一切呢?誰都不願放棄,但不放棄時,誰能照常安然入睡、依舊怡然自得、依然能享受到生活的幸福和快樂呢?只有那些把自己看的比誰都重要的人才能做到,這種人就不可能有什麼真“孝”,只有那些“不放棄自己的一切而違反父願”令自己坐臥不寧、心如刀割、再也享受不到往日的幸福快樂之人,才能捨棄這一切美好的東西,去遂父之願。只有這種人盡的孝才是真孝。這種孝經過了金錢權勢自由等寶貴東西的考驗,也只有這種孝才經得起時間實踐的檢驗,這還能是假“孝”嗎?
孔老二不傻,不如此刁難,就見不到真心;不如此刁難,就經不起時間實踐的檢驗;不如此刁難,這種孝就經不起金錢權勢的誘惑。
經得起這般苛刻刁難的,必真心善良之人也。真心善良之人,即仁慈之人。但此仁慈非孔子所說仁慈。在孔子眼中,君王、父、兄等少數人才有仁慈的資本,仁慈是屬於他們的,為子、為弟、為臣只有孝、悌、忠之權。這種理解就片面化了。仁慈就是心腸軟,就是無法忽視別人的存在。想做到孝,需要以它為基礎,想做到父慈,也要以它為基礎:十個手指頭還有長有短呢,對眾多子女中某一個偏愛是人之常情。但偏愛不等於偏私,手心手背都是肉咬哪個都心疼。作父母的沒有這種感覺,就無法持之以恆地做到公平公正,慈也就是假慈。能感覺到手心手背都是肉,就意味著孩子……別人在自己心中位置高、分量重,這種一視同仁不是由於偏愛產生的,而是由於心腸軟產生的,是由於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品性導致的必然結果。父慈子孝、兄良弟讓、夫隨婦聽、君仁臣忠等等行為一以貫之的性格基礎就是仁慈。禮也是這樣,有愛才會有敬,有敬自然有禮,沒有愛沒有敬,禮就徒有其形,只為了給別人看才去做,就堅持不了幾天,就是一件痛苦的事兒。
仁慈就是道德的核心,是支援一切道德行為得以持之以恆的性格基礎。缺少仁慈,道德行為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就違背了本性,就是一件痛苦的事兒。有了仁慈,不能保證一個人一輩子只幹好事不做壞事;沒有仁慈之心,也未必就一輩子不幹一件好事。但有仁慈之心,可以保證一個人持之以恆地做好事,即使偶爾做了一件壞事,也瑕不掩玉,也能得到別人的諒解。這種人做了壞事也難成為壞人,別人不會相信他的心腸是黑的。有了仁慈,也許做事不一定合乎條條框框的規範,但本質上差不了。並且,由於他不知道那些條條框框,是隨性而為做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