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主要軍權,那相對來說要安全穩健許多。
第二章 西線那一點曙光
無論是吉爾尼洛娃還是克留奇科夫,抑或是楚思南以及蘇聯軍中各個高層將領,都瞭解一個不爭的事實,那就是崔可夫同朱可夫不和,而這份不和,早在一九三零年之前就已經存在了。據說當初兩人這份不和,似乎是由於在東方的一部分問題上所產生的分歧而引發的,但是事實卻並非如此。要想真正瞭解崔可夫同朱可夫之間的矛盾,就必須從兩人出身背景的不同來考慮。
朱可夫最早參軍,是在帝俄時代,他是以一箇舊沙俄軍隊指揮官的身份轉投蘇維埃革命的,而在蘇聯的軍隊中,擁有和他一樣出身背景的軍官委實不少,因此,朱可夫可以算做是這一類蘇軍軍官的代表,他們可以被看作是“實踐派”的蘇軍將領。而崔可夫,其起身自蘇維埃革命後的紅色軍校,作為伏龍芝軍事學院第五期的高材生,他可謂是根正苗紅的最為純粹的革命軍人,至少一直以來崔可夫本人是如此標榜的。從這方面來看,崔可夫就可以算做是“學院派”蘇軍將領的代表。
按照吉爾尼洛娃的分析,權力鬥爭這個大漩渦裡,永遠都充斥著各式各樣的矛盾,各種派系的分歧,這也充分的印證了“馬、恩”兩位老同志對於矛盾“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的經典論述。隨著楚思南上臺執政,把握蘇聯黨政軍全面大權的開始,在軍隊中原有的“老、少”兩派矛盾,將自然而然的弱化下去,而在少壯派軍人註定將會在相當長地一段時間內佔據上風。在這種情況下。少壯派的軍人內部矛盾,勢必將會在很短的時間內便凸現出來,從而構成一次新的權力爭奪戰。而從目前的情況看,這種矛盾將會是什麼樣的,又是那兩股勢力之間的,還不太明顯。
矛盾啊,這個東西很不好,但是在有些時候它又不可或缺。對於一名掌控著國家大權的人來說,尤其是對於楚思南這樣在異國執掌大權的人來說,規模龐大且至關重要的軍方勢力中存在著一定矛盾。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甚至是非常必要地。自己的部屬之間存在著利益上地衝突。存在這派系的差別,這是便於上位者把握大局地關鍵所在。因此。用一句話來簡單的概述,那就是軍方派系的矛盾應該而且必須存在,即便是原本沒有這種矛盾,那人為去製造也要讓這種矛盾出現。
吉爾尼洛娃與克留奇科夫之所以推薦崔可夫擔任東線戰事的總指揮官,便是出於這一種考慮。由同朱可夫交惡的崔可夫指揮東線戰役,從而為他奠定更高的聲望,在最大程度上對朱可夫形成一種制約和牽制。與此同時,製造出東西兩線蘇軍力量的權力分化,這便是吉、克兩人地最根本出發點。
如果這中態勢造成了,那麼楚思南今後在管理軍方事務的時候,無疑就簡單了許多。面對存在著矛盾的兩方下屬,他只需要在儘可能大的限度上保持雙方的均勢就可以了:偶爾扶這個一把。踹那個一腳,間或扶那個一把,踹這個一腳。總而言之,就是不讓任何一方在爭奪中佔據過於明顯的優勢。
老實說,楚思南並不認為朱可夫會在將來地某個時候背叛自己,但是俗話說的好,害人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權力場上的過去將來,誰都無法把握穩妥。所以,在經過一番考慮之後,楚思南最終還是決定接受吉爾尼洛娃和克留奇科夫地建議,任命崔可夫出任東線戰場的總指揮官。
東線戰役總指揮官人選的確定,也最終預示著蘇聯對日本的最後一戰進入了倒計時階段。
在關注東線對日渡海作戰準備工作的同時,楚思南並沒有忽視對西線戰場的關注,不過,就這一階段的西線戰事演進情況來看,他對朱可夫等人的表現還是非常滿意的。
在西線的庫爾斯克大會戰戰場上,一方面由於德軍要應對英美聯軍在義大利的攻勢,從而造成了兵力上削弱,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