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趕忙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強自鎮定下來,思索片刻後說道:
“主公,微臣之前曾思量一策,或可破此困局。”
“主公可向天子進言,為諸侯封王,此乃封王之策。”
“如袁紹,可封其為渤海王,袁術為淮南王,曹操為魏王,劉表為荊州王等等。”
“如此一來,諸侯們得了王爵之位,其心思必有所動搖,或會為了自身封地與王位鞏固而相互猜忌爭鬥,聯盟自會分裂。且這封王之舉,於主公而言,不過是順水推舟,以天子之名行分化之實,日後主公若想收回成命,也可名正言順,以其不忠不孝、擁兵自重等罪名討伐。”
董卓聽了李儒的話,臉色這才稍稍緩和了些,他微微點頭,說道:“哼,但願你這次的計策莫要再出什麼差錯,否則本王定不輕饒。那便依你所言,速速去安排吧,務必要讓那些個諸侯知難而退,莫要再妄圖來犯長安。”
“是,主公,微臣這就去安排,定不辜負主公所託。”李儒應了一聲,趕忙退下,去著手準備相關事宜,只是那心中的忐忑,卻久久未能消散,暗自思索著往後行事定要更加謹慎周全,萬不可再讓主公失望了。
封王的詔書如同一顆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在各位諸侯的營帳中掀起了驚濤駭浪,眾人的反應可謂是大相徑庭。
袁術得到詔書後,臉上滿是抑制不住的狂喜,他欣然接受了“淮南王”的封號,彷彿已經看到了自己在淮南地區稱霸一方、唯我獨尊的輝煌景象。
緊接著,他便露出了貪婪自私的本性,暗中派人收攏了聯軍的大批糧草,而後連招呼都不打一聲,就帶著自己的部眾腳底抹油,匆匆逃離了聯軍營地。其行徑之卑劣,讓其他諸侯們又驚又怒。
眾人得知此事後,義憤填膺地來找袁紹要個說法。畢竟袁紹身為聯軍盟主,在眾人眼中,他理應對袁術的行為有所約束與處置。
然而,當眾人來到袁紹營帳時,卻被袁紹的護衛無情地趕了回去。袁紹坐在營帳之中,眉頭緊皺,內心陷入了深深的糾結之中。
許攸站在一旁,眼神閃爍著狡黠的光芒,他向袁紹勸說道:
“主公,此乃天賜良機啊。如今這封王詔書已下,主公若接受‘渤海王’之位,便可名正言順地在渤海地區擴充勢力,招攬更多的賢才豪傑。”
“有了王爵的加持,日後行事也會更加便利,稱霸天下的路途也將更加順暢。何必拘泥於這聯軍的虛名,袁術那般鼠目寸光之人都懂得把握機會,主公您可不能錯失啊。”
辛毗卻眉頭緊鎖,一臉嚴肅地提出反對意見:“主公,此事萬萬不可魯莽行事。如今這封王詔書來得太過蹊蹺,背後恐有董卓的陰謀詭計。”
“若是主公貿然接受,恐怕會陷入董卓的圈套之中,被天下人詬病為不忠不義之人。且諸侯們雖對袁術不滿,但對這封王之事也都心存疑慮,主公至少也得觀望一下各方的反應,再做周全打算,切不可因一時衝動而壞了大事。”
袁紹聽著許攸與辛毗的話,心中猶豫不決。一方面,他對那“渤海王”的王位確實有著幾分心動,畢竟這意味著更大的權力與更高的地位;另一方面,他也深知此事背後隱藏的風險,一旦處理不好,不僅會失去諸侯們的信任與支援,還可能會讓自己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他在營帳中來回踱步,苦苦思索著應對之策,而聯軍內部也因為這封王之事,陷入了一片混亂與猜忌之中,原本就脆弱的聯盟關係,此刻更是搖搖欲墜,彷彿隨時都有可能土崩瓦解。
亦有更為激進決絕者,如劉備與孔融這般,二人皆具錚錚傲骨,忠義之心昭然若揭。
他們拿到封王詔書之際,未作絲毫猶豫,雙手猛地發力,將那詔書徑直撕成碎片,片片隨風飄落,恰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