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大乾王朝,還處於鼎盛時期。
一般在這樣的王朝時期,都是人才輩出豪傑紛湧的狀態。
事實也確實如此,朝堂上的能人和厲害角色絕對不在少數。
而且,只要真正有本事有能力,皇家對於出身也不是太看重,這一點尤為難得。
紅樓故事中,王子騰差一點就進入內閣,成為整個大乾王朝最頂尖的權勢大佬之一。
只可惜,金陵四大家族這個利益基本盤不給力,早早就分崩離析完蛋了。
王子騰獨木難支,而且還遭遇了文官集團的強力反彈,結果不明不白死在了京城城外。
他可不是正兒八經的科舉出身,乃是名副其實的勳貴出仕。
當然,他的敗亡倒不僅僅只是金陵四大家族不給力,而是勳貴集團的全面敗退導致。
那時,就連兵部尚書的位置,都給賈雨村這廝給奪了去,可見勳貴集團的損失之慘重。
既然朝中多人傑,自然看得出朝廷出現的問題。
最大的問題,自然就是財政收入不豐。
當然,比起前明要強得多,可相比富裕的兩宋,大乾的國庫收入就差得老遠了。
兩相比較,兩宋之時無論人口,疆域還是其他方面,都與大乾有相當差距。
可就財政收入而言,兩宋卻是一年收入超過萬萬兩之巨。
其中最大的不同,肯定就是於商稅之上的收入差距。
當然,此時朝堂上因為收稅的事情,鬧得不可開交,顯然不是提商稅的好時候。
可想要提升國庫收入,還有其他辦法可想。
一條鞭法!
此世的大明朝雖然在土木堡之變後,便轟然倒塌,自然沒有張居正這樣的牛人存在。
可一條鞭法並不是什麼難以理解的政策,事實上正史上也不是張居正提出來的,只是由他主持順利推行下去,延續了明朝數十年性命罷了。
既然當今有增加國庫收入之念,自然有大臣提出了一條鞭法以充盈國庫。
很有些巧合,提出這一政策的大臣剛好姓張。
一石激起千層浪!
怎麼說呢,一條鞭法並沒有觸碰官員們的利益,而是一種簡化底層百姓繳稅的最佳化手段罷了。
以往的田地賦稅,不僅有銀子銅錢,更多的還是那些雜七雜八的實物,像是什麼稻穀,布帛之類的玩意。
一條鞭法則是讓百姓將實物兌換成銀子繳稅,如此則方便簡單許多。
看似對國庫收入沒有多少幫助,實則不然。
實物賦稅,裡頭可以動的手腳實在太多了。
不說可以人為操作價格,讓繳納賦稅的百姓有不小損失,單單就是損耗一項,每年能夠節約的銀子就以百萬兩為單位。
咳咳,一條鞭法實際上動的是底層官吏,以及負責催收賦稅的鄉村宗老的利益。
可問題是,絕大部分朝堂官員,都不想賦稅制度有多大改變啊。
變化,就意味著可能有利益變動,更大的可能則是朝堂上的權責分配出現改變。
若是朝廷推行一條鞭法,那主持推行的存在,權力是不是變得更大,乃至於有衝擊內閣首輔的可能?
至於內閣首輔,絕對沒可能主持一條鞭法這樣的賦稅改革事宜,除非當今腦子進水了才會如此。
內閣大佬間權責有變,朝堂上的官員自然也會跟著出現不小的權力變動。
這是尋求穩定的內閣上下,很難接受的事情。
誰也不知道,當今會不會藉機加強對內閣的滲透和控制?
另外,就是一條鞭法雖然只是觸動了底層官吏,還有鄉村宗老們的利益,可影響卻是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