Γ骸捌涫的愀�久槐匾�剩�愫莧菀卓梢鑰吹劍�腥說轎業昶湯鉳穡肯衷誒唇燙玫畝際塹鋇厝耍�蟻衷諏��稚痰瓿殺鏡那�甲�壞健!�
約瑟夫說,他最懷念的是1999年千禧年慶祝活動,伯利恆作為耶穌誕生地成為世界紀念活動的一箇中心。當年,世界各地的信徒、眾多基督教國家的領導人到聖誕教堂朝聖,伯利恆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喜慶與祥和氣氛。一年後,巴以衝突爆發,伯利恆也捲入暴力漩渦,經濟一落千丈,滿懷希望的巴勒斯坦人只能過苦日子了。
在附近一家同樣門可羅雀的餐館,店老闆尤哈告訴我,如果在巴以衝突前,聖誕節期間是生意最好的時候,馬槽廣場上應該到處是人,但現在只能喝西北風了,“我們一年中大部分時間關門,就像現在,即使開門,沒有遊客,哪來的生意?”
“聖誕之城”正被吞噬
久經滄桑的聖誕教堂見證了血腥的衝突。在過去幾年中,以色列坦克至少六次開進伯利恆掃蕩。2002年4月初,以軍更是長驅直入馬槽廣場,將200名巴勒斯坦人圍困在聖誕教堂,雙方武裝對峙長達38天。此即為當時震驚世界的“聖誕教堂事件”。
我走過狹小的教堂門口,撫摩當時槍戰留下的斑駁彈痕,冰涼透骨,讓人心寒不已。衝突流血,江山不幸,人民更遭殃。就是在這個地方,一位無辜的教堂敲鐘人,在履行自己職責之時,喪生於以色列狙擊手的槍下。
在馬槽廣場那棵經過裝飾的聖誕樹旁邊,則是許多巴勒斯坦少年的畫像:幼稚的臉蛋、仇恨的眼睛。他們都是被以色列打死的巴勒斯坦人,也隨即成為巴激進組織宣揚學習的烈士。
隔絕和封鎖帶來的是仇恨和蕭條。伯利恆市長納薩說,因為以色列頻繁“侵略”和封鎖,使伯利恆遭到了滅頂之災,這個也被稱為“和平之城”的小城,至少損失了500萬美元,繁榮的旅遊業已經“死亡”——過去每年來這裡朝聖者和遊客每年高達200多萬,現在是屈指可數。
納薩說,伯利恆如今百業蕭條,失業率高達65%,60%的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由於缺乏錢,除了教堂的午夜彌撒外,市政府將不會在聖誕期間舉行大型活動,“沒有一個聖誕節有現在這麼糟糕”。
“今年的平安夜,也許只有幾百個人參加,希望看到宏大場面的人可能不得不失望了!”2003年,市長如此感嘆。明年會好嗎?沒有一個人敢作樂觀回答,因為照此局勢發展,答案是一定的:更為糟糕。
伯利恆原來人口中,穆斯林和基督徒各佔一半。持續的衝突,正使越來越多的與外界有很多聯絡的基督徒離開這個是非之地,這讓羅馬教廷也感到無奈和憂慮。沒有了基督徒,“聖誕之城”將失去它的宗教特色。
“我們的人口正不斷流失,在28000市區常住人口中,基督徒現在只佔到了35%,2002年一年,就有1500人離開。他們沒有工作,根本已無法生存,這是我們最糟糕的問題。”納薩市長說。
危險正時刻懸於伯利恆人心頭。站在伯利恆市中心制高點上,可以看到周圍星羅棋佈的猶太人定居點,以及如蛇狀蜿蜒迂迴的隔離牆,冷森森地矗立在山野和民居間,成為一個無法逾越的障礙。
9。沒有阿拉法特的聖誕節(3)
除了聖誕教堂外,伯利恆聞名世界的另一宗教聖地,則是拉結墓——猶太人始祖雅各鍾愛的美女妻子拉結安葬處。伯利恆同時也是猶太人第一個帝王大衛王的故鄉。正因為這一點,按照以色列的規劃,拉結墓將透過隔離牆劃到耶路撒冷一側。
納薩說,隔離牆一旦建立,將有4000多伯利恆居民被迫離開他們熟悉的城市,同時伯利恆還將失去大量的土地。用他的話說:“以色列正在吞噬掉伯利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