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教標準來舉薦,變為豪族間的遊戲,把非儒家寒門完全排斥於外。當這種選任方武發展至極端,便成晉室的九品中正制,高門與寒門的阻隔對立愈演愈烈,矛盾叢生。終於演變成過去三百多年間南北分裂,天下大亂的局面,可見以儒家治國,根本就是緣木求魚。”
楊昭搖頭道:“裴大人所講,未免略嫌偏激了。當年秦依仗法家幫助而統一六國,卻因為嚴刑峻法過於苛刻,使百姓無法忍受,最終也只是兩世而亡。漢朝建立後用黃老之術,無為而治,使國家休養生息,但最後也必須等漢武帝獨尊儒術以後,才能興兵消滅北疆匈奴。可見儒家佔據正統之位,諸子百家皆不能及。雖然有許多弊端,總也有種種不可抹殺之功啊。”
——偶素照例呼籲紅票滴分割線——
今天第一更……
霸王再世篇 第一百八十一章:裴矩論政(2)
裴矩不屑哂道:“正統?嘿嘿,何謂正統?何謂邪魔?想當年春秋戰國時,諸子輩出,百家爭鳴。儒家始祖孔子,不過是魯國一名終生不得志的窮書生。假若他的學說真有那麼好,為何諸國君主皆不用?而其餘各國採用兵家、墨家、縱橫家、商家等各種學說治國,亦大不乏稱王稱霸,強盛一時者。可見諸子百家,都有可取之處。只有到了後來,董仲舒為了迎合漢武帝心意,所以建議獨尊儒術,這才久而久之,就讓儒家成為了普通人眼中的正統,而其他學派都變成了異端邪說罷了。可見說到底,這勞什子的正邪之分,不過全因帝皇的心意喜好而來。帝皇喜歡什麼,誰就是正統;帝皇討厭什麼,那麼誰就是邪魔了。”
楊昭沉默半晌,道:“裴大人出身自河東名門,聞喜裴氏自漢代以來,就是儒學世族,以詩書傳家。為什麼裴大人這番說話,卻似對儒學深痛惡絕?”
裴矩搖頭道:“下官並非對儒學深痛惡絕。事實上,下官只是覺得若然以偏概全而獨尊一家,那麼必然會有種種弊端。長此以往,千秋百世之下,此舉勢必令中國沉淪頹喪,終至不可收拾的最慘痛局面。”
楊昭駭極而笑,道:“裴大人說得未免也太……其實我大隋自開國以來,也沒有隻獨尊儒術,而是同尊佛門道家,以佛道之學以彌補儒術之不足。未必會淪落至裴大人說的這樣差吧?”
裴矩冷冷反詰道:“殿下難道認為這是好事嗎?大錯特錯了。佛門與道家自南北朝以來,便逐漸與儒教結合,因為本有相通相借之處,所以能夠取得新的立足點和活力而轉趨興盛。但如此一來,它們更加佔據了所謂的正統名分,對於其餘諸子百家之學,更加貶斥為‘魔’而大肆打壓。使這些所謂異端之說更無翻身餘地。但儒家偏重道德,佛門全講本心解脫,不理外務。道家又只念念不忘要白日飛昇,妄想長生不死。三者結合,非但對於現實毫無意義,到最後只會搞得玄之又玄,變成浮誇空談,卻全不注重實際的空中樓閣。試想在朝官員若人人如此,這天下還怎麼可能被治理得好?”
楊昭沉默下來,彷彿在靜靜思索。良久良久,他終於緩緩搖頭道:“裴大人,若按照你的說法,那麼儒、佛、道三家皆不足取。但……我實在不明白了。難道裴大人不知道,本王自己就是佛門弟子嗎?你這樣詆譭佛門,難道不怕本王心中生出不快?”
裴矩失笑道:“佛門弟子?哈哈,以殿下的睿智,難道還能看不清楚極樂正宗這個佛門,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麼?事實上除去極樂正宗自己以外,正統佛門之中,三論、華嚴、天台、禪等各大宗派,究竟能有誰是承認極樂正宗的?這便如同當年的‘大活彌勒’竺法慶自立彌勒教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