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他們認為勃留索夫等前輩把普希金等人的傳統 詩列入了現代派詩的行列並加以重新解釋,而這些詩本身 卻是非現代派的。
勃留索夫的生涯有跡 可尋。自
年至
年,為
了使自己能成為一名詩人,能取得俄國象徵派詩人的領袖, 至少是莫斯科象徵派詩人領袖的地位,勃留索夫苦心經營。 把二十世紀初莫斯科頹廢派與彼得堡頹廢派加以比較,俄
①《俄國檔案》:莫斯科,
年。歷史文學月刊。
英譯者
第 11 頁
國象徵派詩人芝娜塔 吉比烏斯①認為,彼得堡的頹廢派 藝術家是唯美主義者,他們是蒼白而無生氣的。這些假頹 廢派的靈感全部受之於西方,並惟恐偏離了西方那種“優 美的筆調”。而另一方面,莫斯科頹廢派藝術家則狂熱、粗 獷,是象徵派花叢中的一朵鄉野之花,充滿了活力和希望。 當時的俄國詩壇了無生氣,尤其是詩歌創作技巧已到了日 暮黃昏的境地,這兩派詩人就是在這塊土地上誕生的。當 時,幾乎所有的人都信奉納德松②的理論,年輕的勃留索 夫也不例外,文學創作的蕭條時代反而使他為之歡欣鼓舞。 但不久,他就轉而信奉其他人的理論了。勃留索夫從模仿, 不成熟到真正渴望新的靈感,他就是這樣成長起來的。就 在他渴望新的靈感的有利時刻,彼得堡一家有聲望的自由 年 月號上刊載了一篇論 主義者刊物《歐 洲使者》於 法國象徵派的文章。從此,象徵派或頹廢派對勃留索夫來 說已不再陌生了,也不再是高掛於空中的旗幟可望而不可 即了。 年 月 日,勃留索夫在日記中表 明瞭欲領導 俄國頹廢派藝術的宏圖大略。他的日記還反映出他確信變 革的時機 成熟了,而且,有 所變總比一成不變 要好得多
① 芝 娜 塔 吉比烏斯( :俄國前象徵派的領袖人物,梅列 日科夫斯基之妻。除詩作外,尚染指於小說,文藝批評及劇評。作 品宣揚個人主義、唯美主義,以死與滅亡作為創作主題。十月革命 後,逃亡西歐並定居於巴黎,從事白俄流亡文學的組織活動。 中譯者 謝苗 納德松( ):俄國抒情詩人。他的詩歌反映了俄國 年代俄國知識分子受壓抑的憂 年代的民粹運動受到官方鎮壓後 年再版 年他的詩集出版後,反響強烈,至 鬱氣質。因此在 次之多,為俄國詩史上所罕見。後來的俄國象徵派對他的詩作 斷然取否定態度,那是由於他的詩關心生活現實,而象徵派則主張 中譯者 逃避現實這一事實。
達
第 12 頁
當然,還要加上一筆,他自己應成為這場變革的領袖。 勃留索夫以其特有的魄力把自己的願望馬上付諸於實
踐。
年和
年間,勃留索夫用各不相同的筆名連續 年初,馬拉美、魏爾倫和波特萊爾的詩
出版了三本薄薄的詩集:《俄國象徵派》。勃留索夫後來回 憶說,那是在 歌為他的詩歌創作開闢了嶄新的世界。《俄國象徵派》中的 許多詩篇都對 “隱喻詩”的各種寫法進行了嘗試。但他的
他的“金碧輝煌的仙女/ 在錦繡緞織的花園裡”意指“碩大無比的花瓶”,而弗拉 基米爾 索洛維約夫①卻赤裸裸地把這句詩的意象說成是 一位坐在金屬浴盆裡,在“屏風後沐浴的女子”。還有,他 那句著名的“噢,遮掩起你那白嫩的大腿”,也成為新藝術 反對者的眾矢之的。勃留索夫後來解釋道 ,我只是想嘗試 著“把古羅馬人用的諷刺短詩和墓誌銘的韻文形式移植到 俄國 來。 ” 勃留索夫用他從魏爾倫 、梅特林克 、馬拉美和愛倫 坡那裡翻譯來的句子無所顧忌地填塞自己那三本《俄國象 徵派》,他就憑這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