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社會生活的絲絲縷縷網路,社會生活沒有它們就無法進行。因此所有的自由思想者和理性主義者或麻木不仁,或目空一切。講理性的人們不發表意見,他們不否認。他們在另一層面上思考和生活。你不可能再重建宗教、社會習俗、政治傳統,就像你不能重新改變人的骨骼一樣。
這一切使得約瑟夫·戴維斯不敢亂說。關於伊甸園和約拿的爭論過去了。他只有正視歷史和社會。基督教和教堂,獨裁和政治機構,社會等級,好像都在模模糊糊之中瞪著眼睛朝他看。“對我們進行質疑沒什麼好處”,他們似乎說,“我們在這兒,我們在起著作用(他們似乎是在起作用)”。還有什麼其他的事實?
在牛津讀書的時候,他偶爾或談或思考,似乎思考了很多並相信自己確實思考了很多。那個孩童時代就百思不解的二元論問題看起來一點沒有得到解決。世界即此的觀點不再是他批評的主要物件,但卻使他創造出世界可能即此的又一種看法。這個表面一切順理成章的世界也許從根本上講是矛盾的,但結構上卻是一致的。既容納了浩瀚的謊言又讓人對它有不斷的擔憂。事情就是這樣。
這件事延續了這麼久。有一段時間他有些搖擺。一方面是描寫目前生活色彩明快的故事,窗前的故事,母親膝頭的故事,講述的是一個為人們接受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人們可以得到生活的指導,這裡有穩定的政府,合理的社會秩序,能戰勝任何挑戰的機構,善行受讚美,是非有明斷,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另一方面,要反對這個世界就如同用暗示的話語,不和諧的聲音,陰暗處的竊竊私語,和模糊不清的威脅來講述一個遮遮掩掩的故事。在那個批評現實生活的陰影中的世界裡沒有他的位置,也沒有向他提供任何東西。沒有具體形狀只有疑問。色彩明快的故事似乎最安全,最明白,最適合他成熟的想像;於是,他盡最大努力告訴自己,那一點異議和不和諧的想法,最好留在大腦中等待成熟。
在大學的三四年裡,我們都必須做出重要的決定;我們選擇自己的道路,以後回頭的機會會很小。約瑟夫·戴維斯先生思路敏捷,文筆流暢,早就開始寫作,而且在來牛津之前就已經寫得非常好了。總之,他選擇了寫作。他父親留給他一筆豐厚的錢財,況且他也沒有非得為線工作的壓力。他決定寫生活中勇敢的有信心的方面。他要使自己出名。於是,他開始寫激勵人們精神的書,對異議和懷疑做無情的嘲笑。“我寫的東西,”他說,“應該有旗幟飛揚,鼓角爭鳴。不吹毛求疵,不顛覆破壞。”社會學就要過時了。因此,他委身其中。他先以成功的勇敢的歷史故事為開端,接著寫有史記載的輝煌壯麗的歷史片斷。
《理查王和薩拉丁》是他的第一部書,接著是《唱歌的水手》,然後是《錘擊劍舞》,再後來,他圍繞人的事蹟,講述亞歷山大、凱撒和成吉思汗快樂的歷險,還有伊莉莎白時代海盜和探險者以及諸如此類的故事。然而,由於他天生善於寫作並具有特殊敏感的天性,所以他寫的越多,也就讀的越多,知道的越多,想的——這是最糟的——也越多。
他不應該想。當他選擇了立場,他就應該像一個有理性的人,停止思考。
除此之外,一些人對他批評得十分尖銳,對一個完完全全的勝者來說,他對批評實在太在意了。
他開始對自己要做什麼猶豫不決起來。也許他正處在年輕人“成長”的第一個微妙的衰退期,一個任何年齡都可能出現的階段。他寫作時的輕鬆和自信在減弱,明顯的陰影出現在他的英雄形象上。他有時會接受非常破壞性的事件,但接著又為此道歉。他發覺這樣使得他的一些人物形象更加豐滿,但卻影響了他直率的風格。他沒有告訴任何人他失去了內心的靈活性,但卻在暗暗地為此擔憂。
然後,他勇敢地但也許是不明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