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明遠笑道:“好,便只能如此了。”
當下政事堂中進行清場,無干人等被請到外邊院子裡,只有相關人等留在廳中。那袁明遠站在堂上正中,從隨從手中請出聖旨來,看了一眼跪在面前的王源等十幾名官員,翹著蘭花指緩緩的展開聖旨。
“巍巍天朝,威名遠揚,功臣昭昭,分封四方。數日前,朕喜獲滁州之捷報,知叛軍為神策軍所剿滅,朕欣喜不已夜不能寐。自安賊起兵之日起,狼煙四起,萬民塗炭,荼毒我大唐社稷,至於河山破碎,天下難安。幸我大唐有忠臣良將,誓死之兵,故而能滌盪賊寇,還天下之太平,解百姓之流離。相國王源,自入朝之日便為我大唐立下蓋世功勳。初平南蠻,再懲吐蕃,固守疆土,勤政忠君。更有大亂之時,中流砥柱,馬嵬坡上,撥亂反正。迎太上皇幸蜀,抵叛軍之囂張,扭轉局勢,天下共知。最後關頭,王相國識破叛軍企圖,率大唐神策雄兵,兵發千里之地,馬踏江淮之地,以雷霆萬鈞之勢,蕩平叛賊,此謂之明德有功,獻俘太廟,彰顯臣節。自朕之下,天下臣民聞之無不鼓舞欣喜,無不感其驚天之功。朕嘉其功,特旨進王源西平郡王之爵,食邑五千戶,爵位世襲罔替。另加開府儀同三司,賜極品紫金魚袋,金龍玉帶一副,賞御賜車駕鑾儀。令賜其妻蜀國夫人,賞綢緞一百匹,錢二十萬。賜長女劍南郡主,長子一等劍南侯,次子二等劍南侯。妻妾子女,另有恩旨賞賜……”
聖旨尚未宣讀完,廳中眾人均已變色。從聽到王源被封為西平王的那一刻起,眾人的腦子便嗡的一下響個不停。大唐封異姓王並非沒有先例,然而那大多發生在大唐開國時期,那些跟著高祖太宗征戰四方戰功卓著的開國功勳們才有那麼幾個人被封王。而隨著大唐統治的穩定,基本上想封為異姓王已經沒有可能。活著的功臣哪怕功勞再大,那也無法享有這份榮耀。當然,死了之後追封的另當別論。但現在,王源卻被封王了。除了宗室皇族之外,王源可能是目前唯一一個活著的郡王了。這是何等的榮耀。更別說什麼開府儀同三司這些虛銜加官了。也別說什麼後面的那些關於出入禮儀的特例了。
王源也很驚訝,他也沒料到自己會被封王。他本以為,這份聖旨定是象徵性的給自己一些嘉獎罷了,可能會加官進爵,但沒想到這麼重。而且自己可是上奏朝廷要辭相的啊。
“……王源上奏辭相之請,朕予以駁回。王源仍任右相之職,兼領劍南河西隴右三道節度使之職。准予王源留駐劍南,待時局穩定召往京城。王源滯成都期間,其相國事務由他人暫代,並徵詢王源決斷處理。……”
袁明遠的聲音依舊在廳上回蕩著,接下來聖旨的內容便是關於其餘有功之臣的。高仙芝加了一等國公爵,任命為安西節度使加兵部侍郎職。柳鈞封三等公爵,加千牛衛大將軍之職,加任河西兵馬使。宋建功李宓劉德海趙青譚平等一干數十名將領均加官進爵,各有封賞。其餘關於神策軍內部的中級將領的封賞,則著王源酌情自決,交由兵部核准即可。
這一通聖旨傳下來,宣了足足一刻鐘之久。但隨著袁明遠最後一句‘領旨謝恩’的長聲呼喊,在眾人轟然的謝恩聲中,旨意終於宣佈結束。
袁明遠將聖旨雙手交到王源手上,大笑著拱手道:“恭賀相國,皇恩浩蕩,相國如今已然貴為郡王了。從現在起,我們都要改口稱王爺了。”
眾官員將領連聲稱是,恭賀之聲不絕於耳,廳中頓時氣氛熱烈,喜氣洋洋。
王源面帶微笑,一面還禮,心中一面思索著這份聖旨的用意。賞賜倒是其次,王源思索的是李瑁駁回了自己辭相的舉動,似乎以最博大的寬容在包容自己。讓自己依舊當著右相,又告訴自己,現在不強迫你來京城任職,你想什麼時候來便什麼時候來。而且王源最敏感的便是關於神策軍的去留以及劍南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