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絡著的。不應當犧牲一個而把另一個捧到天上去”。
註釋:這裡的“分析和綜合”不是日常的意義,請參考康德的“分析判斷”和“綜合判斷”。
“不是意識決定生活,而是生活決定意識”(《德意志意識形態》,47)
這個推論的成立有沒有前提假設?假設中的那個意識的主體、生活的承受者-人的假設又是什麼?這個人是使人從非人的存在中區別出來成為可能的最小條件下的存在嗎?是一種擁有不斷發展可能的存在嗎?
我肯定這個推論,但是這個推論沒有明確地指出它的前提條件。
我們可以設想一下,作為一個農奴(這是個思想上的象徵意義,現在可能沒有、但*的時代呢?)和一個哲學家作為上述推論的主體,二者有何區別?這個可能不太恰當。我們再換一個,一個1~10歲的人和一個10歲之後的逐漸成熟的人分別作為上述推論的主體,二者有何區別?當然這個推論在一定前提假設下仍然是成立的,我沒有試圖去否定它。
從中我看到了一個意識的“基礎”和“反作用” 。它是後階段的反作用於前階段上的歷史上並形成新的歷史的創造嗎?
我也思考到某種前提假設的可能性,這很可能是我的一個誤解:
物質組成的系統在物質的基礎上發展。
人是物質,同樣植物也是物質。
人在物質的環境中成長,植物在大自然中成長。
對人的意識很難被直觀覺察到的,但植物的呢?
做個簡化如何呢?好,我試試看……
如果在植物的“意識”加入人的“意識”的某些特徵的話……
透過上面我對這種前提假設的某種角度的思考……
一隻樹妖咆哮著從我的腦海中蹦了出來!……
上面的思考太嚴肅了,偶爾開個玩笑,放鬆一下也是必要的。
*認為人類不能被定義為一種不變的、給定的類成員之物,而毋寧必須被辯證地構想為一演進作品或程序。它與自然的關係即是物質的又是理性的,既是物理的又是心理的。
從這裡可以看到*沒有片面的、對立的、主觀的作出上面“樹妖”的前提假設的意願。我們也不能不知不覺地去召喚“樹妖”啊?!
注意上面意識和生活的關係一句中並沒有否定“意識可以決定自己”這個概念。
想象一下不能瞭解生活、不能瞭解自己、不能自由地選擇生活這是人類的意識嗎?
所幸,*並沒有這麼認為;同樣,我不會也沒有這麼認為。
我認為:
生活可能決定意識,這可能是普遍地成立於人的所有階段中。但是,在一定基礎上,從某種角度說,意識可以決定它自己,決定自己如何認識、如何對待生活,如何自由地選擇生活。這個最終的、關鍵的意識決定權並不在生活中、並不在外部環境中、而僅自己的手中,完全由自己的意志所把握。這種可以由自己所擁有的意志自由,是人類區別與其他的部分動物(我不能否認可能存在的其他智慧生物。)的標誌之一。
未完待續(13/132<;10%、理解得更少。)
2007…6…23
今天看到20頁,這7頁是*對宗教的批判。
從這本書這節中我發現*對於宗教的批判似乎是全面的,*對宗教本質的抽象,不僅在*的時代,*能接觸到的宗教,*批判一切具有此類本質的宗教。
這個宗教本質是什麼,暫不談,先加深一下我對“*真正反對的”理解後,再回過頭研究它。
新和舊都是相對的。當新事物成熟後,原先促進它發展力量在新的基礎上可能被減弱了,它可能變得絕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