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各種理由退學,其實這就是一種逃避。這些也是怕吃苦的表現。
■
聽說過這樣一件事情。2009年9月份,某大學開學。新生報道後,召開學生入學以來的第一次家長會。校長還沒講話,有一個母親就在臺下哭得泣不成聲了。校長見狀趕緊安慰說:“不要哭,有什麼困難學校會幫忙解決的。”這位母親一邊抽泣一邊說:“我的孩子從小就生活在有空調的房子裡,從我懷孕到他上大學前他的房間裡都是有空調的,他的每一個細胞都需要空調。可是剛才我去他的宿舍看了,他的宿舍竟然沒有空調!”這家長已經泣不成聲了,“拜託學校趕緊給我們換一個房間吧,如果換不了,我們就退學不念了。”
成長篇(18)
現在的孩子已經如此金貴!造成今天這種孩子嬌嫩、怕吃苦的情況,應該說家長是“功不可沒”的。
■
要想讓孩子變得剛強、堅毅,就要給孩子足夠的鍛鍊機會。
俗話說:溫室裡的花朵易凋謝,所以我們首先要移去溫室,給其足夠的空間,不要總是讓其在家長的庇護下等待,而要勇敢地嘗試。
其次,不怕吃苦的精神從男性那裡得來更容易,所以要讓孩子多跟爸爸在一起,學習爸爸身上那種堅強、果敢的氣質。男性氣質多的孩子會顯得更堅強一些。
然後,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做戶外運動,比如爬山、郊遊、游泳、打球等,這些鍛鍊可以增強孩子的耐受力。
只要家長不嬌慣孩子,孩子自然會慢慢變得獨立,關鍵是家長要“狠得下這份心”。
14。 無論幹什麼事情,他都說“不關你的事情”,怎麼辦?
有一則笑話是這樣說的:3歲的巴甫利克吃完甜食後,隨便擦了擦臉。一會兒,討厭的蒼蠅便圍著他飛來飛去。開始他還耐心地用小手趕跑它們,到了後來他實在忍無可忍,就生氣地說:“蒼蠅,這不關你的事!”
■
有個家長每天看著孩子寫作業,結果孩子寫作業的速度越來越慢,但這個家長很執著,哪怕熬到十一點,她也會堅持到底,當然嘮叨也會隨之增加。可是後來事情發生了轉變,孩子每天回來都說作業已經在學校寫完了,或說沒帶回來或者已經交給老師了。開始家長並沒懷疑,直到接到老師打來的電話,說孩子已經好幾天沒交作業了。家長追問孩子為什麼不交作業而且還撒謊,結果孩子不但沒有承認錯誤,反而憤怒地說:“寫作業是我自己的事,我願意寫就寫,不願意寫就不寫,不關你的事!”
■
從寫作業拖拉發展到撒謊,孩子經歷了一個從反感到絕望再到反抗的過程。很多家長不理解為什麼孩子突然變成這樣,其實導致孩子變成今天這樣的原因正是家長的教育方式。
對於家長的要求孩子似乎永遠也滿足不了,孩子的表現永遠不能讓家長滿意。家長像看賊一樣看孩子,強迫孩子做自己不喜歡但家長認為很有意義的事。當孩子的忍耐到了極限,矛盾就爆發了。
除了這個原因,還跟孩子的年齡有關。孩子小的時候對自己的能力不自信,很多事不得不依賴父母。上了中學他們因為逐步建立了自我意識,同時對自己的能力又有了新的認識,自我感覺已經可以處理任何事了,終於可以擺脫父母了。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容易產生逆反心理,不喜歡被約束。
所以上了中學的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主見,家長不適合再以命令、要求、指導和權威的語氣跟孩子說話,而要以平等、*的口吻多跟孩子商量。
■
多說不如少說,少說不如多做。對同一件事、同一個道理,講一遍可能有效,但若不停地重複可能反而會適得其反,引起孩子的反感。講道理是家長最喜歡使用的教育方法,但最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