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大軍是個什麼概念?
陳啟此前對這也僅僅只有數字上的感覺。
可當他真正融入到大軍當中,從側面感受了一番之後,這才發現那數字上簡單的十萬,落到現實中竟是這般浩大的場面。
連綿不絕好似沒有盡頭的隊伍,兵器林立直衝天際,甲葉摩擦沙沙作響,還算整齊的大軍行進在官道上,蜿蜒曲折的向著虎牢關方向開進。
而公孫瓚作為殿後的幾路諸侯之一,陳啟觀察到的還不是十萬聯軍的全貌,但就只是這一斑淺見,便足以讓他窺見全貌。
“當真浩蕩綿長……”
騎在馬背上位於高處的陳啟莫名感嘆一聲。
一旁的荀彧望著前方一眼看不到頭的隊伍,亦是贊同的說道:“如此大軍氣勢雄壯,十萬眾數威逼虎牢關前,縱使虎牢險阻天下聞名也難以抵擋。等我聯軍殺到洛陽城下,那董賊還不心膽俱裂!”
陳啟聽到好友這話瞥了他一眼沒吭聲,畢竟這會兒如荀彧這般想法的人當真不在少數。
攜大義為正師,如今各路諸侯不管之前打著什麼心思,但現在盡皆是奉旨討賊的正義之師,名正言順天子大義在前,賊眾自然是要聞風而逃才對。
而且雙方都清楚的紙面上戰鬥力也明顯是聯軍這邊更勝一籌,不管怎麼看從哪方面分析,好像都是聯軍佔據了優勢,此番討賊之旅應不存在什麼困難。
可紙面上表現出來的部分終究只是一面之詞,影響雙方戰力的因素可多了去了。
正如李儒所言諸侯們一盤散沙不足為懼那樣,如今看起來大家利益分配的很平均,並沒有表現出來什麼異樣,可隨著時間的推移討賊步調的前進,到時候必然會少不了摩擦。
所謂患寡而不患均,戰爭的損失無可避免,可若你方無損而我方團滅,這種結果換了誰怕是心裡都很難接受,如此一來矛盾不就產生了嗎。
哪怕沒有先知先覺,陳啟對當下的聯盟也並未抱有多大的期望,畢竟雖然聲勢浩大,可隱患也同樣不小。
當初在洛陽時沒見到過呂布出手,丁原尚在時幷州軍與西涼軍的幾次交鋒也都被壓了下去,畢竟那時是董卓處在劣勢自然不便外揚醜事。
可在親眼見識了二爺三爺的幾分本事後,陳啟對那個只有匆匆一面的呂奉先,為幷州軍稱之為飛將自比天下無雙之人,更多了一絲忌憚……
十萬大軍人數眾多,浩浩蕩蕩氣勢洶洶,盤踞各處的剪徑賊人全都望風而逃,各處的山匪強盜立時煙消雲散,到時無形之中加強了一番大軍路途中的各地治安。
可綿長不絕的隊伍雖然威懾十足,可弊端卻也同樣很大。
以步軍為主的聯軍行動緩慢,隊伍拉扯的非常之遠,以至於首尾協調難以相顧,更兼分屬不同的諸侯,這排程命令又平添了幾分困難,也自然給了有心人以可成之機!
在無人察舉之時,率領五千精騎出關的呂布卻是早已探明瞭聯軍的動向,在跑廢了不少換乘的馬匹後,呂布終於是先到一步提前落位……
成皋即虎牢,而滎陽則位於成皋之東,乃進出洛陽之要道。
聯軍自酸棗西進,實則便已是出兗州而進入到了河南尹之地。只不過董卓將勢力範圍縮到了虎牢關內,外部包括滎陽,原武,中牟等地盡皆放棄。
故而聯軍一路過來全無戰事,途徑的各處郡縣也無人抵抗,反而還徵發了不少的錢糧。
也許是這樣輕鬆的狀態給人以鬆懈,在聯軍之首以自告奮勇為先鋒的孫堅一部邁過滎陽,中軍剛到後軍還遠著的時候,蹲在旁邊草叢裡的呂布卻是明白,自己等待的時機已至!
中軍為盟主坐鎮之處,聯軍中也有不少諸侯並未隨己方大軍隊伍行動,反而是跟著袁紹屁股後面轉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