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站出來給質問張文忠:
“京兆尹大人,你查過案嗎?”
“查過。”
“既然如此,你怎麼會連基本的道理都不懂?在查案前找人來詢問不很正常嗎?”
“是很正常,可是蜀王告訴臣,他已經知道詢問出來貪官了,那就該把人放了才對。”
“那我三弟抓貪官了嗎?”
“沒有。”
“沒有抓那為什麼放?放他們回去通風報信嗎?”
李承乾這話不無道理,張文忠一時還不知道怎麼回答。
這時李神通站出來:
“太子殿下,蜀王是負責幫刑部要回被倒賣的義倉糧米,不是抓貪官,他審什麼案子?案子都被大理寺審完了。”
當局者迷,張文忠沒聽出李承乾的轉移話題。
在兩人對峙時,如果對方向你丟擲個疑問句,你不能真的回答他的話,不然你就會順著他的話說下去,然後掉入他設下的陷阱。
這就叫稻草人陷阱,就像兩軍對陣,我方把稻草人偽裝成士兵放在陷阱上面,你如果去攻擊稻草人,那你就會掉進陷阱。
可是你如果不反駁對方,就證明他說的對。
所以當別人問你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反問對方。
比如,你的領導過年想叫你加班,打電話問你在哪裡?你如果說你在家就完蛋了。
最好的辦法就是,你先反問領導,有什麼事?
領導如果回答你的話,你就說你回老家了。
李神通就是站出來先拉一把張文忠,然後再反問李承乾。
不過李承乾也不怕,想用我的招來對付我?
“既然是被貪官倒賣的,難道貪官不知道倒賣義倉糧米是死罪嗎?”
“既然是死罪,難道不會讓中間人幫忙賣嗎?”
“他們連金吾衛的將領都知道賄賂,難道想不到這點嗎?”
李承乾更厲害,自問自答,形成自己的邏輯。
就像是鎖鏈一樣,讓你無法反駁,最後憋出個大的來餵給你,看你接的接不下。
李神通也沒辦法了,他畢竟不是那些酸秀才,怎麼會繞的過李承乾?
連李世民和長孫無忌都沒想到,李承乾居然能一而再的接化發。
張文忠不死心,在他的視角下,李恪就是個壞孩子,小人。
“那也跟木炭商無關,貪官就一定要找木炭商來當中間人嗎?”
“明明就是蜀王打壓報復,藉機販賣自己的空心煤。”
張文忠也學李承乾那招,自問自答。
李承乾笑了,學我還學不全。
“那你說,你怎麼證明木炭商沒有參與其中?”
這就是張文忠沒學到的地方,李承乾每次回答,都是回答前面自己提出的問題。
不給別人找漏洞的機會,張文忠就沒學好。
同樣的,這句話就好比讓你證明你是你娘生的一樣,這怎麼證明?鑽回去再出生一次?
禮部尚書看李承乾一打二完全無壓力,他也站出來幫忙:
“案子是大理寺審的,有沒有中間人,大理寺卿最清楚。”
“太子殿下,你可以問問大理寺卿,有沒有中間人?”
文人就是能繞彎子,把你的問題丟給你,然後讓你去找答案。
而且這招還很得罪人。
因為李神通說了,大理寺已經審完案子了。
禮部尚書現在讓李承乾去問大理寺卿。
大理寺卿如果說沒審完,那就是他失職,還得罪了淮安郡王和京兆尹。
沒審完你讓刑部去討要什麼糧米?刑部也得記恨大理寺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