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傷與無奈,淚水順著臉頰滑落而下。
李涵琛用手撫她的背,安慰道:“算了,也別逼懷遠了,懷瑜小的時候雖然正常學說話,但他長大了看書太專注,不太理人,不是也經常有人喊他聾子嗎?既然懷遠耳朵沒問題,說話也是遲早的事,不用急,給他點時間,想說的時候自然會開口了。”
久而久之何淑儀夫婦便也不了了之順其自然了。
大家自顧不暇,沒有過多的愛心和耐心傾斜到木頭般的懷遠身上,但面上也不顯露出來,只是對長子李懷瑜和二女兒李懷真更關注些,當然表面上父母的愛都是公平的。
曾經有人安慰何淑儀,說是聰慧孩子都是“貴人語遲”,聖人王陽明就是五歲還不會說話,一開口直接能背誦詩詞;但更多人則開玩笑的給懷遠起了個外號:‘啞子’,這個啞子的稱呼一直被人喊到了老。
李懷真對這個弟弟也總不客氣,總是啞子啞子的喊著,李懷遠便一聲不響的一掌打過去,兩人相差了兩歲左右,姐姐嬌氣,弟弟霸蠻,竟然打架旗鼓相當誰也不服誰。
據說李懷遠一直到了五歲才開口說了第一句話。
那天,他趴在桌子上,用手支撐著腦袋目不轉睛地看著哥哥練習毛筆字。看著柔韌的毛筆飽蘸著墨汁在哥哥手中,筆走龍蛇、流轉自如。
李懷遠欽佩不已,突然指著哥哥李懷瑜寫好的一副毛筆字‘寧靜致遠’中的‘遠’字,說:“遠,這個是遠,李懷遠的遠。”
這一下把大家都吃了一驚,而何淑儀也喜極而泣。
從此李懷遠便一發不可收拾,說起話來一套一套的,能言善辯,估計跟在哥哥姐姐們的身邊暗自學了不少,只是和二姐李懷真不太對付,倆個人總是暗自比著學習,不想在父母面前落後於人。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然而此刻的何淑儀卻滿心怨念地抱怨著自己肚子裡的這個小傢伙來得實在太不是時候了!那時的人們也不太懂得避孕,有的女人一直生到五十幾歲絕經為止。
何淑儀心中暗想:“怎麼就偏偏選在了這麼個節骨眼兒上呢?”可是,既然已經懷上了,那就如同木已成舟一般無法改變,即便再怎麼懊惱,也不可能將其硬生生地摁回肚子裡去啊!於是乎,何淑儀也只好無奈地接受現實,任由這腹中胎兒逐漸成長髮育。
不得不說,每個孩子降臨人世的時機真是有著天壤之別啊!有些孩子彷彿是上天眷顧的寵兒,他們恰好在父母運勢如日中天之際呱呱墜地。這些幸運兒一出生便享受著榮華富貴,受盡父母和家人無微不至的關愛與重視。而相比之下,還有一些孩子就沒有那麼好命了。當他們誕生之時,正值家庭遭遇困境、家道中落之際。在這種情況下,這些可憐的孩子往往會被視為家庭的負擔和累贅,遭受冷落甚至嫌棄。命運的無常,著實令人唏噓不已。
何淑儀也暗地裡偷偷哭過,可是倔強的她在外人面前,從不嘴碎抱怨,畢竟她有她的驕傲,也不想讓外人看笑話授人話柄。
李涵琛仍時常到汪秀芝夫妻的煙攤上買菸,只不過消費降級,從原來的‘哈德門’‘大前門’換成了‘老刀’牌香菸,聊聊時事,生活總在時代浪潮中推動著前行……
人們街頭巷尾都在熱火朝天地談論著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的事,人們愛國熱情高漲,街頭巷尾到處都傳唱著《跨過鴨綠江》: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為祖國就是保家鄉,中國好兒女齊心團結緊,抗美援朝打敗美帝野心狼……
李涵琛也帶著全家去看過幾回電影《中華兒女》、《劉胡蘭》、《雞毛信》……等片,每回看完就研究心得感受,李懷瑾也跟著電影裡學唱裡面的同名插曲:我們是中華兒女,我們是黃帝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