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清德回答得非常爽快:“當然!”
“真的?”
耆老一臉不可思議。
他沒想到陳清德會如此乾脆就應承下來。
按照他的想法,這種提升糧食產量的方法千金不換,陳清德若真有絕對不會輕易告知。
他厚顏提出,也不過是心念難消,並不指望陳清德會回應他。
“真的!”
陳清德重重點頭。
“太公,其實選種的方法很簡單,若是平日裡仔細觀察,並不難發現。”
耆老卻不這麼認為,只以為陳清德是在謙虛。
他與糧食打一輩子交道,都是延用老一輩的方式耕種。
隨著時間推移,只覺前人經驗句句在理,自有其理,卻從未有過自己的發現和深省。
“要不這樣,如今春耕在即,反正各家各戶也要挑選種子,不如明天您帶著人去我別院前,我演示一遍您便知道了!”
“陳小郎君,您真的要將選種之法教給我們這些泥腿子?”
耆老激動無比,手裡的柺杖不停跺地。
“太公,不必多說,明日帶人前來學習便是。”
“對了,耆老。關中地區其實最適合種植的還是小麥。而且相對來說,麥子產量高。您看這樣好不好?由您出面,明日幫我動員一部分莊戶種植麥子。麥種由我江國公府提供。”
耆老聞言頓現難色。
“小郎君有所不知,麥子口感不佳,難以下嚥不說吃了還容易積食。也只有災年時,大傢伙才願意買一些回來吃的。”
“而且麥子不在官府賦稅徵收之列,種出來官府不收。一旦出現意外,年底交不上賦稅那可是會死人的!”
陳清德聞言瞭然。
但作為現代人的陳清德卻知道,在唐朝中後期,隨著小麥加工技術進步、產量提高,最後也成為朝廷賦稅徵收物件。
並且逐漸取代粟米成為北方地區主糧,各種麵食也會隨之興起。
其實在隋唐時期,人們的主糧還是粟米和黍米。
當然,在江南地區也種稻米,不過產量不大,所以並沒有流行開。
粟米又比黍米顆粒稍大,耐旱,產量也高,所以在這個時代更受歡迎一些。
至於小麥和大麥,雖然也有一定程度種植。
但小麥多作為粟米的補充在關中等地被少量種植,而大麥則多是用於釀酒和作為飼料。
而且麥子脫粒麻煩,這個時候對石碾的使用並不廣泛,導致麥子表面的麩皮極難去除。
都是煮成麥飯或者麥粥直接吃。口感粗糙,還喇嗓子。
所以才不受待見。
不過作為新興糧食作物,其價格比粟米和黍米貴上一點。
這也是陳清德鼓勵耆老讓莊子裡的莊戶種植小麥的一個重要原因。
接下來他要大量制新酒,就必須有足夠的原料才行。
當然,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他想吃饅頭和包子了。
但陳清德發現,偌大一個陳家莊,竟然沒有石碾。
問過才知,石碾笨重,人力難以驅動,而且維護成本不低,也只有那些大戶人家和商戶家裡才有。
至於這個時候用麥子製成的蒸餅和炊餅,前幾日陳清德在東西市就嘗過味道。
連麩皮都沒有去幹淨的饅頭你敢想?混合著一股難聞的粗糠味不說,還硌牙,喇嗓子。
當真是一言難盡。
思及此,陳清德決定幫幫陳家莊的農戶,讓大家都能吃上細糠。
其實陳清德還有一個想法沒說,那就是後世有句諺語“麥蓋三層被,枕著饅頭睡”。這句話的意思是,麥子其實耐寒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