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此乃名句。似乎樊遲較為迷信,經常參拜鬼神。於是孔子告誡他:
“對鬼神應抱敬而遠之的態度,像你那樣過於接近的方式是不可取的。”
同樣是問仁,孔子對別人便作出了另外的答案。如,子張問仁——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
所謂五者,指恭、寬、信、敏、惠五種德目。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意思是說,出門與人會面,猶如接見貴賓;使用民力,猶如承奉大祭。後半句應該不用解釋了。
司馬耕(牛)在《史記》中,關於言論提到——多言之為躁。
?
第五章 思變之道9999而後,問孔子何謂仁。
——子曰:仁者,其言也訒。
訒,謹慎之意。仁者說話不會隨便。對於司馬耕,此乃逆耳之言。
對孔子教團給予經濟援助的富豪子貢,沒有問孔子何為仁,而是詢問“為仁”的途徑。孔子答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一個做手工或工藝的人,要想把工作做得完善,應該先把工具準備好。想要對所居住的國家有所貢獻,必須結交大夫中的賢者,與士人中的仁義之人成為朋友。)問仁的方式多種多樣,既可以直接問“何為仁?”也可以問“這樣是不是仁嗎?”門弟子原憲問道: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
意思是說,如果一個人不克(好勝),不伐(誇耀自己),不怨(怨恨),不欲(貪慾),可以稱之為仁人了吧?原憲自然也希望得到肯定的答覆。孔子答曰:
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
解釋:能夠剋制以上提到的四種不道德行為,實屬不易,然而只是這樣是否可以稱為仁,我就不知道了。抑制有消極之意。孔子並不滿足於只是不行不道德之事,而是希望有進一步提升道德的積極性。
關於仁,在孔子作出的所有回答中,以對顏淵的回答最為有名。
——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己,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剋制、戰勝自己的私慾,復歸並踐行人間法則。一個人能在一天之中約束自己而按禮的要求去做,天下人就會把仁德的美名贈予他。仁是主體性道德,需要自身修煉,而不?
從訓詁到哲學(2)
100儒教三千年能依靠他人。)自漢代儒教國教化以來,“儒者”們便專門致力於訓詁。如前所述“雖之夷狄,不可棄也”,對此可以解釋為:胸懷仁德,即便是到了夷狄之地,也不可丟棄。還有另外一種解釋:即便是到了夷狄之地,也不要被當地之人拋棄。當時主要是針對《論語》的成文習慣進行研究。在唐之前被稱為訓詁學。到宋代後,受佛教影響,儒者們已不滿足於訓詁研究。
諸多佛教文獻,在被嚴謹地系統化後,構築起了思辨哲學的巨塔。而儒教一貫以來將繼承傳統作為重中之重,所以唐代在思想層面上佔主流的是佛教。中唐之後,為了與佛教對抗,儒教也開始向哲學化方向發展。韓愈(768—824)提出了《原道》、《原性》、《原人》的排佛道論,並指出儒教也應當樹立思想體系。韓愈的門人李翱積極地吸收了佛教哲學,在代表作《復性書》中,比其師更進一步地推進了儒教的哲學化程序。
而儒教的體系化和哲學化到了宋代後才真正實現。始祖周敦頤(1017—1073)及其門人程氏兄弟程顥(1032—1085)、程頤(1033—1107)建立了儒教體系。
他們主張“理”為宇宙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