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穎達氣得鬍子都翹起來了! 不肯俯下身來鑽研於經學之中,反而鑽營於廟堂之上? 老頭平生也捱過罵,總能夠漠然視之,卻從未有如此狠毒之言語,能夠這般使得他怒火萬丈! 這是要毀了他一生之清譽啊! “王德昭,爾不過是山中一老朽,若非老夫舉薦,先帝豈會簡拔爾於微末之間,授予國子博士之榮譽?老夫憐惜爾之才能,不拘於門戶之見,爾卻忘恩負義,血口噴人,實在是寡廉鮮恥至極!” 孔穎達也不是白給的,實際上每一個大儒都是嘴炮專家,若非不能舌戰群儒睥睨一方,如何能在眾多儒生之中脫穎而出,名傳天下? 嘴炮,是儒家除去經學之外,必備之技能。 那王德昭當年在隋煬帝殿前為官,隋朝滅亡之後不得已返回鄉間隱居,幸而得到孔穎達將其舉薦給先帝李淵,繼而被當今天子徵辟,授予編撰《五經正義》之職責,成為首屈一指的大儒。 只是孔穎達身為國子祭酒,文壇領袖,自然而然的被李二陛下推為編撰《五經正義》之主編,文名之盛,響徹天下,一舉奠定儒學大家之地位,可以想見,自今而後的儒門學子,只要是學習《五經正義》,必尊孔穎達為先師。 儒家追求的是什麼? 表面上,微言大義、春秋禮儀,尊師重道、忠君愛國……實際上,大儒也是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慾,就有自己的普遍述求。 普遍述求是什麼? 唯名、利而已。 主編《五經正義》,那是何等之榮耀? 然而卻被孔穎達輕而易舉的攫取,他與一眾當世大儒,只撈到一個“脅從”的名譽,自然心中不忿…… 房俊一聽到兩人爭執的內容,便知道所爭為何。 沒說的,文人相輕的老毛病了…… 房俊站在一旁插不進去嘴,有些尷尬。 倒是一個面容清瘦的老者捋著鬍鬚,笑眯眯的對他點頭示意。 這人房俊認識,國子祭酒馬嘉運,亦是當世赫赫有名的大儒。 房俊含笑頷首,還之以禮。 王德昭被孔穎達直接戳到了肺管子,頓時氣急敗壞,渾身哆嗦著道:“斯文掃地,簡直斯文掃地!為國舉賢,乃是吾輩之任,既不能因為個人之喜惡致使人才埋沒,更不能將之視為自己的成就,挾恩圖報!爾身為萬千儒學門生敬仰之大賢,焉能這般市儈、齷齪?” 孔穎達反唇相譏:“子曰:子路受而勸德,子貢讓而止善!若昔日吾之行為不圖回報,自今而後,還有誰願意無私的舉薦賢達呢?” 子路救了一位溺水者,救者送給子路一頭牛以示感謝。子路收了。孔子說:魯國人從此將喜歡救人於危難之中。 子貢為替一位奴隸贖身,按照魯國法律應得到政府獎勵,他卻拒絕了,認為做好事求回報不道德。孔子說:魯國將不再有人願做這種替人贖身的好事了。 這便是“子路受人以勸德,子貢謙讓而止善”之名理。 若是過分抬高道德標準,使一般人達不到,反而毀掉社會正義。 房俊差點笑出聲,孔穎達這個老小子當真狡猾,拿出孔子的話來,誰能反駁? 我挾恩圖報那是為了以後也能有人像我這樣去為朝廷舉薦賢達,若是我現在不圖回報,那便是將道德標準無限拔高,往後誰還會去做這些費力不討好的事情? 若是人人都不去做,似你王德昭這等隱居在家的老傢伙,就等著與草木同朽吧……所以,就算我不圖回報,你特麼也不能忘恩負義啊,你得感激我啊! “德公,德公,您醒醒……哎呀不好,德公暈過去了!” 那王德昭一口氣沒過來,向著身邊一個大儒身上一倒,兩眼一閉,暈得很是乾脆。 周圍一陣手忙腳亂。 房俊雖然明知他裝暈以求臺階的可能更大,卻也嚇了一跳,這幫子老傢伙都七老八十的,蹦一蹦都能掉下來幾個零件兒,萬一當真出點什麼事兒,自己可是不好洗脫瓜葛。 畢竟兩人吵嘴是因為自己而起,而這個年頭每一位大儒的身後,都有徒子徒孫無數,到時候群起而攻之,實在是麻煩…… 趕緊上前檢視一番,沒看出真暈還是假暈,便衝著跟在後邊的一群國子監學生大聲道:“都愣著作甚?速速將老先生松下山去,做本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