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廷臣的這些想法以後就被證實了。《大通縣大事記》中記載:&ldo;四清&rdo;運動雖然在政治上、經濟上取得了一些成績,但由於指導思想上對階級鬥爭形勢作了錯誤的估計,混淆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打擊了大批幹部的工作積極性,製造了比一九五七年反右派運動中更多、更大、更加嚴重的寃假、錯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貫徹落實各項政策時,那些蒙受不白之冤的人都得到了平反昭雪。
累及家人 [本章字數:3972 最新更新時間:2013-12-12 09:06:260]
035 累及家人
被撤銷經理職務以後,商業局安排薛廷臣在農副公司當採購員。一向絕對服從組織安排的薛廷臣卻很不願意接受這份工作,因為採購員經常要到外地出差,是一個比較花錢的工作,他一貧如洗,沒有錢去墊付旅差費用。對此他很為難,不服從分配吧,覺得不太合適,剛被撤了下來,就給組織上出難題、找麻煩。服從分配吧,這現實的生活問題,又該怎麼解決呢?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思想鬥爭之後,他還是決定接受了這份工作,他覺得,不管怎麼樣,還是應該把工作放在第一位。但這樣以來,可就苦了他的那幾個孩子,更苦了妻子張秀英。
自從被處分以後,薛廷臣的工資少了許多,每月七十多塊錢根本無法維持一家六口人的生活。大通縣最低的生活標準每人每月也需要二十塊錢,而他們家現在每人每月只平均11塊7角錢。為了一家人的生計,張秀英不得不把幾個孩子丟在家裡,由大的看著小的,自己到706的南山建築工地去當小工。
張秀英在建築工地所乾的活是合泥搬磚,這是男壯勞力乾的重體力活,張秀英從小是在湟源縣城裡長大的,從來就沒有幹過體力活。一個幾個孩子的母親,一整天的搬磚合泥,幹著壯年男人才能幹的重活,一天干下來就覺得身體吃不消,但如果怕苦怕累不幹了,每天的一塊二毛錢就沒地方掙了。這一塊兩毛錢對她來講是非常重要的,沒有這點錢,男人的工資是維持不到月底的,他們全家人就得餓肚子,孩子們就要受恓惶。為了一家人的生計,為了讓孩子們少受恓惶,她咬著牙堅持下去了。
薛廷臣的家住在農副公司的後院,離706的南山很遠。家裡沒有腳踏車,她只能靠兩條腿走路。這樣,張秀英不但每天要幹著壯年男人才能幹的繁重的體力活,還要從家裡到工地往返四趟,來回走幾十里路。因為家裡有嗷嗷待哺的孩子們!還有繁雜的家務活等待著她去做!她每天天不亮就得起來把孩子們安頓好,然後馬上趕到工地。中午歇工之後,她必須趕快回去給幾個孩子做飯。孩子們吃完飯後,她就得趕緊洗鍋刷碗,趕路上班。706的廠子很正規,制度非常嚴格,如果遲到超過五分鐘,就得扣工資。因此,她每天都在緊張、忙碌、勞累中度過。更何況當小工的沒有星期天,張秀英根本就得不到休息。
因為沒有錢給幾個孩子添置新衣服,孩子的衣服、鞋襪張秀英必須親手去做。因為家裡一貧如洗,沒有錢買布,只能是大的穿了讓小的再穿,縫了又縫、補了再補。&ldo;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再三年。&rdo;社會上流行的這句話,也是對薛廷臣家庭情況的真實寫照。
縫補衣服是很費工的,因為白天要合泥搬磚乾重活,去掙那一塊二毛錢,還得來回走幾十里路回家做飯洗刷,根本就沒有時間去做,只能利用晚上,去加班給幾個孩子縫補衣服、做鞋襪。經常是在燈下一邊縫衣服一邊打盹。能累到什麼程度,只有張秀英自己知道。常人是無法想像的,就連薛廷臣都無法想像妻子是怎麼挺過來的。
薛廷臣經常在外地採購,很少能回家,把這個艱難的家和幾個孩子,全部丟給了張秀英一個人。孩子們的撫養教育、長大成人,重擔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