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蔡吉的話尚未說完,底下的管統就神色一變,拱手打斷道,“府君明鑑。吾家門客已算完大半賬冊。請在給吾一些時日。”
“管郡承不急。可那些賬冊堆在府君房裡總不是長久之計。”黃珍捻鬚不鹹不淡地介面道。
“兩位誤會了。”蔡吉抬手阻止了即將針尖對麥芒的二人,然後又回頭向管統解釋道:“管郡承,本府並未責怪汝家門客算賬慢之意。倘若需要的話,這堆賬本再在本府屋裡放上個十天半個月也沒關係。只是本府也看過賬冊,竹簡上的內容繁複,不易對賬也是事實。”
蔡吉這話倒是真沒有雞蛋裡挑骨頭的意思。須知由於東漢的賬目多記於竹簡之上,於是為了節省空間,每個專案的文字數量都十分精簡,一支竹簡上往往記錄著數筆會計記錄。雖然每個專案都有“入、出”,作為會計記錄符號,可這麼多記錄擠在一根竹籤上,對起來確實很不方便。
因此管統聽蔡吉提起此事,連忙附和道:“府君言之有理。正是因為郡府賬房記錄不清,才導致吾家門客對賬緩慢。”
黃珍原本是閉著眼睛一副眼不見心靜的模樣。此刻耳聽蔡吉與管統將矛頭指向了他所管轄的賬房,這老兒不由細眼一睜,回頭向蔡吉拱手道:“府君明鑑,官廳賬房皆安制記賬,絕無懈怠之意。”
“黃功曹所言不虛,本府已查驗過賬冊,字型清晰,賬目明確,賬房確實沒有懈怠。”蔡吉同樣點頭誇讚道。
蔡吉此話一出,在場的眾人更加一頭霧水起來。心想這小蔡府君兩邊都說好,那她招大夥兒來此究竟所為何事。然而就在眾人暗自揣測蔡吉目的之時,管統終究是比黃珍年輕,且脾氣又直,卻見他當即就脫口說出了眾人心中所想,“既然府君眼裡誰都沒錯。那今日招吾等來此,又是所為何事?”
“是啊。既然誰都沒錯。問題又出在哪兒?”蔡吉掃了眾人一眼,自問自答道,“本府以為問題是出在了賬房的記賬之法。”
“記賬之法?”管統低頭反問了一句,似乎是抓到了某個線索,可一時間卻又道不明關鍵在哪兒。
而蔡吉則欣然點頭,向眾人道出了自己的真正目的,“沒錯。不論此番查賬結果如何,本府以為官廳都必須改進記賬之法。當然此舉可能會涉及改制。”
“改制?”管統與黃珍異口同聲地驚呼道。緊跟著兩人雙雙陷入了沉思。
一旁的段融見此情形,心想,遭了小蔡府君此舉過於激進,怕是難被管、黃二人接受。卻不想他這邊才暗叫糟糕。那一邊管統與黃珍卻同時抬頭衝著蔡吉拱手。
“願聞其詳。”
第一卷 風起蓬萊 第六十四節 糧本位
“自即日起,賬冊以紅記出、以墨記入……”
廳堂上蔡吉攤開竹簡以抑揚頓挫的語調大聲念出了自己關於更改官廳記賬之法的具體實施細則。其實蔡吉的這一次改制的內容並不算多,大體上可以分為四個部分:其一,規定所有賬冊一律以硃筆記錄支出,以墨筆記錄收入,從而方便查對;其二,規定日常記錄,入出賬目以時序為準,交替進行記錄,每日分別小結入、出之數,進行結算,並單獨列示結算數額;其三,規定太守府賬目一月一結,縣府賬目上交郡府一季一結,郡府總賬半年一結。按舊管(上期結餘)、新收(本期收入)、開除(本期支出)和實在(本期結存)四個欄目,以“舊管+新收=開除+實在”這一平衡公式加以總結;其四,規定郡府年終財政總結一律以糧食結算。
蔡吉這四條專案由淺入深。以“朱出墨入記賬法”一項最為簡單易行。畢竟,最遲到南北朝時期,“朱出墨入記賬法”便已出現,故此法只是習慣問題而已。而二、三兩條則旨在改進會計計算方法,應該阻力也不大。唯有第四條在財政中推行糧食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