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來了!今天我們將談到最後一位偉大的自然派哲學他的名字叫德謨克里特斯(約公元前四六O~公元前三七O)來自愛琴海北部海岸一個叫阿布德拉的小鎮。
如果你能夠毫無困難地回答有關積木的問題,你將可以瞭解這位哲學家的課題。
德謨克里特斯同意前面幾位哲學家的看法,認為自然界的轉變不是因為任何事物真的有所“改變”。他相信每一種事物都是由微小的積木所組成,而每一塊積木都是永恆不變的。德謨克里特斯把這些最小的單位稱為原予。
原子(atom)這個字的本意是“不可分割的”。德謨克里特斯認為,證明組成各種事物的單位不可能被無限制分割鹹更小的單位是很重要的。因為如果每一個組成各種事物的單位都可以被分割鹹更小的單位,則大自然將開始像不斷被稀釋的湯一般消失了。
更重要的是,大自然的積木必須是永恆的,因為沒有一件事物會來自虛無。在這方面,他同意帕梅尼德斯與伊利亞地區那些哲學家的看法,也認為所有的原予都是堅硬結實的,但卻非完全一樣。
他說,如果所有原予都一模一樣,則我們將無法圓滿解釋它們何以能夠聚合成像罌粟花、橄欖樹、羊皮、人發等各種不同的東西。
德謨克里特斯相信,大自然是由無數形狀各異的原子組成的。
其中有些是平滑的圓形,有些是不規則的鋸齒形。正因為它們形狀如此不同,才可以組合在一起,成為各種不同的物體。然而,無論它們的數量和形狀多麼無窮無盡,它們都是永恆不變、不可被分割的。
當一個物體——如一棵樹或一隻動物——死亡並分解時,原子就分散各處並可用來組成新的物體。這些原予在空間中到處移動,但因為它們有“鉤”與“刺”,因此可以組成我們周遭所見的事物。
因此,現在你明白我問你積木問題的用意了吧?積木的性質多少與德謨克里特斯所說的原子相似’,這也是為何積木如此好玩的原因。首先它們是不可分割的,其次它們有各種不同的形狀與尺寸,它們是硬而且不可滲透的。它們也有“鉤”與“刺”,使得它們可以組合在一起,形成任何你想象得到的形狀。組合完成後,你也可以將它們拆掉,用同一批積木再組成新的東西。
它們可以一再重複使用,這也是積木為何如此受到歡迎的原因。同一塊積木今天可以用來造卡車,明天可以用來造城堡。我們也可以說積木是“永恆”的玩具,因為父母小時玩的積木可以拿給下一代玩。
我們也可以用黏土來做東西,不過黏土不可以重複使用,因為它可以不斷被分割成更小的單位。這些微小的單位不能夠再度組合,做成別的東西。
今天我們可以確定,德謨克里特斯的原子理論或多或少是A確的。大自然的確是由聚散不定的不同“原子”所組成。我鼻頭細胞裡的一個氫原子以前可能屬於某隻大象的鼻子;我d髒肌肉裡的一個碳原子從前可能在恐龍的尾巴上。
不過,現代科學家已經發現原子可以分裂為更小的“基本粒子”。我們稱之為質子、中子與電子。也許這些粒子有一天也可以被分裂成更小的粒子。但物理學家一致認為這樣分裂下去,一定會有一個極限。一定有一個組成大自然的“最小單位”。
德謨克里特斯當年並沒有現代的電子裝置可以利用。他唯一的工具就是他的心靈。不過在運用他的理性思考之後,他其實也只能提出這樣的答案。他既然接受沒有任何事物會改變、沒有任何事物來自虛無、沒有任何事物會消失的說法,那麼大自然必定是由可以一再聚散的無限小單位組成的。
德謨克里特斯並不相信有任何“力量”或“靈魂”介入大自然的變化過程。他認為世間唯一存在的東西就只有原子與虛空。由於只相信物質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