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感興趣。
“質料”總是可能實現成某一特定的“形式”。我們可以說“質料”總是致力於實現一種內在的可能性。亞理斯多德認為自然界的每一種變化,都是物質從“潛能”轉變為“實現”的結果。
這點顯然我必須加以解釋,我將試著用一個小故事來說明。有一位雕刻家正在雕鑿一塊大花崗石。他每天一斧一斧的雕鑿著這塊沒有形狀的岩石。有一天,一個小男孩走過來問他:“你在找尋什麼?”雕刻家答道:“你等著瞧吧!”幾天後小男孩又回來了,看到雕刻家已經將花崗岩雕成了一匹駿馬。小男孩驚異的注視著這隻馬,
然後轉向雕刻家問道:“你怎麼知道馬在裡面呢?”
的確,就某一方面來說,雕刻家確實在那塊花崗岩裡看到了馬的形式,因為這塊花崗岩具有變成一匹馬的潛能。同樣的,亞理斯多德相信自然界的每一件事物都可能實現或達成某一個特定的形式”。
讓我們回到雞與蛋的問題。雞蛋有成為一隻雞的潛能,這並不表示每一個雞蛋都會變成雞,因為許多雞蛋到頭來會變成人們早餐桌上的煎蛋、蛋卷或炒蛋等佳餚,因而未能實現它們的潛能。同理,雞蛋顯然不能變成一隻鵝,因為雞蛋沒有這樣的潛能。因此,一件事物的“形式”不但說明了這件事物的潛能,也說明了它的極限。
當亞理斯多德談到事物的“質料”與“形式”時,他所指的不僅是生物而已。正如雞的“形式”就是會咕咕叫、會鼓翅、會下蛋,石頭的形式就是會掉在地上。正如雞無法不咕咕叫一般,石頭也無法不掉在地上。當然你可以撿起一塊石頭,把它丟向空中,但由於石頭的天性就是要掉在地上,因此你無法把它丟向月亮。(你做這個實驗的時候可要小心,因為石頭可能會報復,並且由最短的一條路徑回到地球上。希望上帝保佑那些站在它的路徑上的人!)
目的因
在我們結束“所有生物、無生物的‘形式’都說明他們可能採取的‘行動’”這個話題前,我必須宣告亞理斯多德對自然界的因果律的看法實在很高明。
今天當我們談到一件事物的“原因”時,我們指的是這件事物為何會發生。窗子之所以被砸破是因為彼德丟了一塊石頭穿過它;
鞋子之所以被製造出來,是因為鞋匠把幾塊皮革縫在一起。不過亞理斯多德認為自然界有各種不同的原因。他一共舉出了四種原因。
我們必須瞭解他所謂的“目的因”是什麼意思。
在窗予被砸破後,問問彼德為何要丟石頭是一件很合理的事。
我們所問的就是他的目的。在這裡,目的無疑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在製鞋的例子中也是如此。同樣的,亞理斯多德認為自然界種種迴圈變遷中也可能有類似的“目的”存在。我們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好了:
蘇菲,你認為天為什麼會下雨?不用說,你曾在學校裡念過天之所以下雨,是因為雲層中的溼氣冷卻凝結後變成雨滴,然後受重力的吸引,降落在地上。對這個說法,亞理斯多德應該會點頭同意。
但是,他也會補充說你只提到其中的三種肇囚。“質料因”是在空氣冷卻時溼氣(雲層)正好在那兒。“主動因”是溼氣冷卻,“形式因”則是水的“形式”(或天性)就是會降落地面。不過假如你只提到這三者,亞理斯多德會補充說,天空下雨的原因是因為植物和動物需要雨水才能生長,這就是他所謂的“目的因”。因此,你可以看出來,亞理斯多德賦予雨滴一個任務或“目的”。
我們也許可以反過來說,植物之所以生長是因為它們有了溼氣,你應該可以看出這兩種說法之間的不同,是不是?亞理斯多德相信自然界的每一件事物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