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誦的時候,她辯義論述,也別帶音韻。這樣的語言之美,聽在這許多從未懂得吟誦為何物的中學生耳中,自然是格外動人。
連盧華波都被震撼,他可從未想過,他的學生當中,有人能給他這樣的“驚喜”!
掌聲稍歇時,秦秣微微顧盼流目,又不緊不慢地講述她的逆轉之道:“但我們今天要討論的,不是何為逆轉,而是逆轉的要素。追溯了逆轉的源頭之後,就《燭之武退秦師》這一節故事,我從中看出了三點。”
秦秣聲音一起,那些零散地掌聲又立時全消。這一次,幾乎是所有人都開始集中精神聽她辯述。
秦秣根本不在乎他人是否關注,只在這論述的節奏中將自己的觀點細細鋪陳。
“一:是理性。這個理性並不單單指冷靜,還包括膽識,以及籌碼優先的思維。這一段戰事,涉及到三個國家。晉國主攻,秦國是被晉邀請過來的第二方侵略者。在這其中,秦國的強勢已經很明顯,但秦伯卻願意給燭之武遊說他的機會。這就表示,在這場對弈當中,兩方都是理性的。
我的結論是,在這一類的局勢當前,如果對手足夠理性,那我就可以根據這個理性,去推測對手的思維,從而找到勝出的切入點。可是,假設秦伯是個剛愎自用的君主,或者他本身自大囂張,那麼燭之武又如何從理性的角度去推測秦伯的反應?
秦伯會不會給他遊說的機會?秦伯即便願意聽他說話,又能不能被他說服?這些,也同樣在變數當中。這些不確定因素,一來需要靠膽識來克服,二來也給後來者以警示。對方的性情反應是影響這場對弈結果的重要前提,而雙方都理性,無疑更能使事情的結果達到最最佳化。
所以,理性,往往有助於人的最佳化選擇。
二:是利益。侵略者的最終目的是什麼?那就是有利可圖。利益,是秦伯的第一考量,也同樣是燭之武勸退秦軍的關鍵要素。雖然他並沒有直接許給秦伯利益,但他分析了這場戰爭的結果厲害。如他所說:‘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這個天下通共只有這麼大,每個君主都要想在其中多分得一點利益,那麼這個得到,必然就將建立在損害他人利益的基礎之上。晉國與秦國相鄰,如果幫助鄰國強大,豈非是在自己臥榻之旁放上一隻猛虎?
而若遠攻鄭國,一來遠戰必然疲兵,二來當時交通不便,政令難達,遠攻而下的土地並不能給秦國帶來直接好處。而來鄭國與秦國之間還相鄰著晉國,鄭若亡國,只會壯大晉國。這個時候,秦國也就危險了。
所以秦伯被燭之武說服,不但退兵,還聯合鄭國,互遣使者,相互結盟。從這裡可以看出,國家之間,永遠利益優先。對一個君主而言,如果不能看清楚自己國家的最大利益所在,那麼他的國家也將離滅亡不遠。
正如後來,秦國遠交近攻,合縱連橫,最終滅六國,一統大勢。
三:是信譽。人並不能做到純粹的理性,而相處之間印象的好壞,同樣影響著人的判斷。比如燭之武,他敢於夜縋出城,暗訪秦伯,這膽識氣度,在我看來,即便是秦伯也不能不為之嘆服,所以,他為何不見燭之武?他當然要見!
而晉侯此人,燭之武是這樣對秦伯論及他的:‘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
這不止是燭之武這樣說,事實上,晉侯也確實如此。秦伯曾對他有恩,他也曾經許諾要割焦、暇二城以為報酬,可是晉侯脫難之後卻轉眼就將曾經的許諾給丟到一邊,朝言夕改,食言而肥。在這種情況下,秦伯難道還能指望晉侯強大以後,念及恩情,不去攻擊他秦國?
凡此三點,構成了這一節逆轉的關鍵。
理性、利益、信譽,不論在哪種情況下,同樣影響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