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陸,那裡有盟軍的哨騎,算是將他交回給袁紹了。
………【第二十五章 群起響應】………
“白馬都尉邙山祭拜靈少二帝,全軍縞素,河東步卒誓師伐董!”
“白馬都尉邙山祭拜靈少二帝,全軍縞素,河東步卒誓師伐董!”
“白馬都尉邙山祭拜靈少二帝,全軍縞素,河東步卒誓師伐董!”
……
這個訊息有如平地生雷一般,在大漢這塊土地引起軒然大波,之前一切關於河東皇甫岑要起兵的流言蜚語都已經坐實。那個曾經身經百戰,東征西討,收烏丸、破鮮卑、降高句麗、滅匈奴的皇甫岑在孟津終於傾軍而動,就在山東聯盟軍各自拆臺,大漢這個舞臺就要無以為繼倒塌之際,曾經備受世人陷害,險些遭到殺害的皇甫岑終於出兵了!
那個先帝的“霍驃騎”出兵了!
那個聲振寰宇,卻又備受非議的“白馬都尉”出兵了!
那個身陷囹圄,因為冀州王芬謀反而下獄險些被殺的“安定皇甫岑”出兵了!
訊息有如一陣旋風,席捲著關中、山東的兩股勢力。
但誰也沒有想到皇甫岑會以這種方式誓師討董,所有人都不懂,明明選擇最好的時機,利用最好的藉口的皇甫岑為什麼會這般愚蠢,斬殺袁紹大將,宣佈不與山東諸侯同類,卻對董卓發出征討的號令,難道他不怕兩股勢力合力剿殺他嗎?
先除董卓,再利用天子,破盡山東諸侯不好嗎?
這才是一個智者應該有的選擇。
可是他皇甫岑為何,敢如此豪言壯志,敢如此?
未等董卓和袁紹明白過來的時候,鎮守長安高祖皇陵的皇甫嵩所部竟然由西涼眾將,閻忠、尹端、夏育、蓋勳、張猛、梁衍、傅幹、袁渙等人的聯名響應下,宣佈與皇甫岑保持一致,雖然皇甫嵩沒有明確表態,但是身為四萬西涼鐵騎、六萬西涼步卒的各部將領的聯名下,反而更加反映了涼州武將的態度。
他們不與山東諸侯為伍!
但是他們也沒有認同董卓。
而對於洛陽新天子劉協的態度皇甫岑、皇甫嵩一系都保持了緘默。
沒有反對也沒有承認。
在皇甫岑宣佈起兵,艾張飛、中山關羽、平城麴義等各處河東勢力宣佈起兵支援皇甫岑的決定後,加長安皇甫嵩一眾部下的支援,皇甫岑又迎來一個很好的訊息。剛剛抵達益州的臧旻之子臧洪也宣佈討伐董卓,不過臧洪並沒有明確表態與山東諸侯決裂。臧洪的表態直接關乎著皇甫岑身外的利益,他也算是士人一系,比之河東下皇甫岑一系都要重許多。
而剛剛抵達荊楚的劉備,揚州的華歆本欲聲援皇甫岑,但皇甫岑深知江南門閥錯綜複雜,他們新到,如果支援自己,勢必會引來很多士人的反感,而他們尚需要用士人內部矛盾相互傾軋,才能獲得他們日後的地位。所以劉備和華歆都選擇了沉默。
本來是兩股陣營的大漢,突然出現了第三股勢力。
那就是以涼州、幷州武將為主的陣營。
而董卓一系,終其根源,也是脫身與涼州武將之後。
不過這對袁紹等山東諸侯來說,都是一個概念,只不過眼前的敵人越來越強大了。強大到他們已經沒有太大希望能夠剷除。除非他們同董卓聯手,否則沒有半分機會。但與董卓勢同水火的他們又怎麼會撕掉那層虛偽的面目與董卓合作。更何況,以董卓的豪情,也不見得會同他們合作。
充其量,兩者會對皇甫岑的河東勢力默契攻擊,而兩方停止干戈罷了!
不過,最後皇甫岑終究是贏得了一片讚譽,至於漢室,不論是新帝還是先帝卻蒙了一層陰影,皇甫岑的表現越加大義凌然,而靈帝當年的表現卻顯得越加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