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的是卑賤的命。根據考察,古代的君主很少有不向臣子學習的,學識淵博的人很少不被封為“父師”(太師)的。雖然這樣,君主還是以無能處於一國之長,臣子還是以大才被使喚。所以貴賤在命,不在聰明與愚蠢;貧富在祿,不在質劣與智慧。社會上的議論者,都認為才高的應該做將相,才低的只宜事農商。見到智慧才高的人沒有得官做,就責怪並且非議他說:“這一定是在操行方面有問題。”見到操行高尚的人,也責怪詆譭他說:“這一定是在才智方面有所不足。”殊不知,他們的才能、智慧、品行、節操雖然都很高,但是官位的高低,財富、俸祿的多少,都是由命決定的。有才能智慧的人,在命吉、祿盛的時候辦事就會得福,人們就會說他才智高明;在命兇、祿衰的時候辦事就會遭受災禍,人們就會說他愚昧。這是人們不知道命有吉、兇,祿有盛、衰的緣故。
【原文】
3·3白圭、子貢轉貨致富(1),積累金玉(2),人謂術善學明(3)。主父偃辱賤於齊(4),排擯不用(5),赴闕舉疏(6),遂用於漢,官至齊相。趙人徐樂亦上書(7),與偃章會(8),上善其言,徵拜為郎(9)。人謂偃之才,樂之慧,非也。儒者明說一經,習之京師,明如匡稚圭(10),深如趙子都(11),初階甲乙之科(12),遷轉至郎、博士(13),人謂經明才高所得,非也。而說若范雎之幹秦明(14),封為應侯,蔡澤之說范雎(15),拜為客卿(16),人謂雎、澤美善所致,非也。皆命祿貴富善至之時也。
【註釋】
(1)白圭(gu9規):戰國魏文侯時人,善經商。子貢(公元前520年~?):姓端木,名賜,字子貢。春秋時衛國人,孔子的學生。能言善辯;善經商,家累千金,所至之處和王侯貴族分庭抗禮。曾任魯、衛相。轉貨:轉移貨物,指做買賣。
(2)以上事參見《史記·貨殖列傳》。
(3)學:學問。這裡指做買賣的訣竅。“明”字後脫“非也”二字。下文“人謂偃之廣,樂之慧,非也”,“人謂經明才高所得,非也”,“人謂雎、澤美善所致,非也”,可證。
(4)主父偃(y3n演)(?~公元前127年):姓主父,名偃。西漢臨菑人。原在漢初分封的齊國受到排擠,地位低賤。後給漢武帝上書談論政事,被任命為郎中,官至齊國相(相當於郡太守)。齊:漢初分封的諸侯王國,在今山東北部。
(5)排擯(b@n賓去):排擠拋棄。
(6)闕:皇宮門前兩邊的樓,後作為皇宮或皇門的代稱。疏:大臣言事的奏章。(7)趙:漢初分封的諸侯王國,在今河北南部。徐樂:西漢無終(今天津薊縣)人。曾上書給漢武帝闡明自己的政治主張,被任命為郎中。
(8)章:奏章。會:恰巧碰上。
(9)郎:古代官名,為帝王侍從官的通稱。以上事參見《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
(10)匡稚圭:匡衡,字稚圭,西漢東海承(今山東蒼山蘭陵鎮)人。家貧,為人傭作。從博士受《詩經》,後來經學絕倫。元帝時累官至丞相。參見《漢書·匡衡孔馬傳·匡衡》。
(11)深:精通。趙:據《漢書·鮑宣傳》應為“鮑”字。鮑子都:鮑宣,字子都,西漢高城人。好學精通經典,曾位郎、大夫、司隸校尉等職。王莽執政,宣不附己,以事入獄,自殺。參見《漢書·王貢兩龔鮑傳·鮑宣》。
(12)階:經過,透過。甲乙之科:漢代選拔官吏的一種考試製度,分甲乙丙三類,考中甲科任郎中,乙科任太子舍人,丙科任文學掌故。
(13)遷轉:提升,呼叫。博士:中國古代學官名。源於戰國。秦及漢初,博士的職責主要是掌管圖書典冊,通古今,是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