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為兄長多爾袞的看重,在正白旗裡頗有些人脈罷了。
武拜的確名聲不彰,但他能在軍中被多爾袞視作心腹、助手。在原歷史劇本中,多爾袞死後全靠他穩住旗中軍隊。可見其人不僅僅是“有些人脈”。
“王爺說的是,”武拜敷衍了一句,“只是寧遠也不是小城。當年先汗打過,先帝也曾打過,都沒能打下來。咱們此番還是該當謹慎。”
多鐸這才收斂起傲色,道:“這倒是,我軍在攻城上還是略有不足。”
武拜暗道:何止是略有不足?從先汗十三副鐵甲起兵至今,我軍攻城無非就是內應開門,或是挖溝圍困。若是小城還可以搭建雲梯,像寧遠這樣的大城就算用雲梯、樓車硬攻,也未必能攻下來。
“何況我軍還有火炮。”多鐸又得意道:“這回我軍帶了這麼多的紅衣大將軍炮,寧遠城頂得住幾炮?”
北京城的城防炮還是嘉靖年間到萬曆年間置辦的,都是重達千斤的紅夷火炮。多爾袞決定離京之後,將朱慈烺、李自成都來不及帶走的火炮拆了下來,其中選了五尊讓兩黃旗帶去蒙古耀武揚威,自己將剩下的十五尊盡數運往山海關。
這回大軍從山海關出關,又留下五尊守關,全軍帶了十尊前往寧遠。想當初寧遠城頭的火炮還沒這般大,也助袁崇煥守住了城池。如今自家有了更厲害的火炮,哪有攻不破的道理!
崇禎十九年四月初四,清軍的探馬終於與明軍探馬接觸,雙方都要趕著回去報信,只是對放兩箭便各歸各陣。隨即得到訊息的探馬紛紛接近接觸點,尋找對方主力所在的位置。不過兩日的功夫,明軍近衛第二師就找到了清軍主力,並且偵知其人數在五萬上下。
清軍也發現了明軍在海岸的營寨,落實了明軍渡海而來的說法。又因為覺華島上的炊煙,讓多鐸和武拜判斷明軍在島上也有部署,只是還不清楚明軍的戰兵數量。(未完待續。。)
ps: 求推薦票啊~~這周的推薦票好少啊……這樣怎麼能有廣告效果呢?還有月票榜也很危險吶!某大神果然月底發力衝上來了,人家底蘊在那裡,小湯固然敗不足恥,但終究還是拼一把的啊!求月票!
四六五 沙場晝夜多風雨(一)
崇禎十九年四月初六日,寧遠城平靜得像是遠離了戰火。
“盧訓導!緊急軍情!”
正在視察野戰醫院建築進度的盧翹楚放下手裡的木質房屋模型,望向幾乎衝到面前的探馬,沉著道:“報。”
“本城東北三十五里地方,發現大股虜兵正在伐木編繩,打造攻城衝車。”探馬喘了口氣:“看情形已經有三五天了。”
盧翹楚邊往鐘鼓樓指揮所走,邊不悅道:“怎麼三五天才探到?”
探馬連忙解釋道:“探哨重點區域在於防河,東北區域是次級警戒區,日常偵巡範圍只有三十里,每旬日才散到五十里巡視一次。這是參謀部定的規矩。”
盧翹楚沒再說什麼。她本來就是有些緊張才多嘴問一句,這種巡邏警戒的事肯定是由參謀部管的,沒有特別情況就連蕭東樓都不會過問。
東北方向就是松錦一帶,東虜在那邊奉行的是清邊政策,基本有城就拆,有堡必破,並不會駐紮大軍,所以也就用不著浪費太多探馬資源。
“人數多少。”盧翹楚問道。
“目前尚未查明。”探馬道:“訓導,是否多派些人馬過去?河西有主力部隊探馬巡邏,我們這兒就算減點人手問題也不大。”
盧翹楚進了指揮所,看了看新近繪製出來的地圖,點頭道:“訊息通報大營。另外再多派人馬去摸清東北這股虜兵的來歷和人數。允許主動攻擊。”
探馬應聲而出。
盧翹楚在地圖前坐了,心中慢慢尋思剛才探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