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品牌進入中國市場的歷程可大致分為三個階段:1979~1991年,可口可樂等先行者進入中國,積累經驗,摸索市場;1992年起,國際品牌開始了新一輪對華淘金熱,不僅擴大了規模,而且對內地市場的影響力也日漸增加;2001年中國加入WTO後,相當多的國際品牌加快了淘金步伐。抓住中國才能抓住世界,早已成為這些國際品牌都明確的全球戰略導向。就像福布斯公司CEO斯蒂夫&;#8226;福布斯所說的那樣:“中國因素正為全球經濟注入活力。”
20多年前,可口可樂還是一種必須憑外匯券購買的稀罕貨,但今天在大城市的街頭,你不會對一名往嘴裡灌可樂的中國年輕人有任何異樣感覺。正是在可口可樂、雀巢、寶潔、李維斯、東芝等國際品牌的持續影響下,中國消費者第一次接觸到了軟飲料、速溶咖啡、功能型洗髮水、休閒裝、膝上型電腦等產品新概念,也豐富和更新了自己的品牌概念。國際品牌已經成為中國人生活中習以為常的一部分,人們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都和國際品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經過20多年市場經濟的洗禮,中國消費者的品牌意識也在逐步提高,而且逐漸練就了一雙雙能辨別是非的慧眼,開始享受著品牌時代的“幸福生活”。
1、1979~1991——現代品牌生活的開端
佳能公司一位負責人清楚地記得,1985年11月他第一次到中國。那時候從機場到市內沒有高速公路,夜裡也沒有霓虹燈。他在天津住了三個月,賓館都沒有床位,合資夥伴只好從醫院為他找了一張床。到飯館進餐時,服務員要求他們拿糧票,讓他如墜迷霧。
這位日本人的親身經歷,正是20多年前中國市場狀況的一個真實縮影。1979年,中國對外開放大門才正式向世界開啟。當時中國剛剛經歷了幾十年的計劃經濟,在那樣一個物質匱乏、憑票供應的年代,除了極少數從事對外交流的人士外,“洋品牌”在中國是一個少有人知的稀罕物,中國人對國際品牌還沒什麼概念。
1979年,中糧集團引進第一批洋酒時,沒有一家經營單位願意銷售;1979年,安達信進入中國時,沒有人知道“諮詢公司”的含義;到1992年,麥當勞在北京王府井開設中國大陸第一家餐廳時,還有市民說:“(麥當勞)太貴了,我一個月來吃一次都承受不起。”
儘管如此,中國10多億人口的巨大消費潛力,仍讓不少有遠見的跨國企業看到了曙光,他們相信“早起的鳥兒有蟲吃”,並義無反顧地開始了中國之旅。在這些國際品牌的帶動下,中國老百姓開始深刻認識到什麼是現代品牌,品牌作為一種生活方式開始萌芽。
&;#61548; 喝可樂漸成時尚
中國老百姓品牌消費意識的從弱到強,可口可樂是這場歷史變遷最有發言權的見證人之一。1979年,《中美聯合公報》簽署後第三天,第一批3000箱可口可樂產品從香港運抵廣州。可口可樂也因此成為中國改革開放後第一個進入中國大陸的外國消費品牌。為了更好地融入中國,可口可樂根據中國的民俗風情和民族習性,接連開展了一場又一場“入鄉隨俗”的本土化運動。
可口可樂的廣告本土化策略,首先體現在其廣告與中國文化的結合。中國人喜歡熱鬧,尤其是春節更是中國人閤家團聚的好日子,而可口可樂廣告引人注目的手筆就是1997-2002年一系列的春節賀歲片了。可口可樂賀歲片選擇了典型的中國情境拍攝,運用對聯、木偶、剪紙等中國傳統藝術,透過貼春聯、放煙花等民俗活動,來表現中國濃厚的鄉土味。可口可樂還借北京申奧成功、中國入世、中國足球隊打入世界盃等事件大打廣告宣傳。2004年雅典奧運會後,可口可樂更是攜手亞洲飛人劉翔,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