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3/4頁)

到了第一次鴉片戰爭時代,書生們借讀書而入仕的追求,仍然是精神主旋律。

太平天國的締造者洪秀全、馮雲山都是“書生”。十年寒窗,讀破了經書;州府應試,跑破了鞋底,都是為了“功名”。洪秀全很有些呆勁,從道光八年(1828)至道光二十三年(1843)的十六年間,連續四次去廣州參加科舉考試,皆鎩羽而歸,一無所獲。絕了功名之念後,洪秀全才棄儒教而投洋教,建起了“拜上帝會”的組織。先分庭抗禮,再扯旗造反,走到了“讀書做官”的反面。

俗語謂:“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洪秀全連“秀才”也沒考上,卻起名“秀全”,居然稱孤道寡,這似乎又顯示了一些“書生”功利至上、無所操守的一面。

與“造反”的“書生”相對立的,是仍然懷抱家國忠誠的“書生”。這是“書生”中的大多數。你信你的“上帝”,我忠我的“皇帝”。在“皇帝”的旗幟下,“皇帝派”的“書生”大量集結。從“書生”的分化與相互較量的角度反觀所謂“農民起義”,其實是有“野心”的“書生”與有“忠心”的“書生”在進行超出個人層次的比拼。“農民”雲者,“群眾”雲者,皆為“書生”棋局中之紅兵黑卒而已。

更進一層的反思是:在認可了“群眾是真正的英雄”這一宣傳判定後,清醒的歷史思維千萬不要忘記“書生是較量的主角”。

在對太平天國的鎮壓中,“書生”是主角,是謀主,是儒將,是功臣,是英烈。在“考場”上得不到的東西,他們在“戰場”上得到了。誰能想到,是“造反者”成全了“忠君者”呢?

非常之時,出非常之才;非常之難,發非常之策;一個老大帝國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了一次用人制度的大調整,這則證明了清政權“活力”還在,“氣運”不衰!

曾國藩,在改朝換代的變遷中,百年間經歷了“打倒扶起來”的翻覆,是一個爭議頗大的人物。近年,讀書界有“曾國藩熱”,曾氏大名又響徹天地間。他的“書生”本色,是很顯著的。因為考慮到他的“京官”背景,暫置勿論。

第一個“立功”的“書生”,應推江忠源。

江忠源(1812—1854),字岷樵,諡忠烈,湖南新寧人。道光十七年(1837)舉人。後赴京會試,卻屢試不售。好在他儀表堂堂,氣冠群倫,終被考官以“大挑二等”選任縣級教諭之職。倘若江忠源的家鄉不在湖南新寧,倘若不是生逢亂世,江忠源或者要文章終老,寂寂一生了。

機遇出現在道光二十七年(1847)。新寧黃背峒青蓮教首雷再浩聚眾起事,騷擾一方。江忠源正好回鄉。出於保民護鄉的目的,也出於靖亂報國的信仰,江忠源組織鄉民,結成團練,得數百之眾。偵知敵情後,他率眾突襲之,一戰而勝,生擒雷再浩。“文職”而立“武功”,江忠源做出一種嘗試,或樹立一個榜樣。這次辦團練,也成了湘軍建軍的先聲。這次立功,江忠源被授七品知縣銜,奉派去浙江秀水賑災濟民,代理縣政。道光二十九年(1849),江氏在秀水任上以治盜緝匪為能事,曾擒巨盜十數夥,一縣大治。由此為浙江巡撫吳文鎔重視,待以國士之禮,並補麗水知縣。如果他一直在浙江混下去,至多是當個小“循吏”,也幹不出驚天動地的大事業。

新機遇出現在道光三十年(1850)。道光帝崩,咸豐帝即位。曾國藩應詔薦賢,他想到了江忠源。曾、江相識,是在道光二十四年(1844)八月江氏赴京應試“大挑”中選時,介紹人是郭嵩燾。江忠源雖然科考多舛,未能進士及第,僅以“大挑二等”入圍,然任俠自喜,不事繩墨,咄咄有英傑之氣。曾國藩一見,即嘆為奇士。江氏告辭,曾國藩向郭嵩燾評價他道:“吾生平未見如此人物也!是人必立功名於天下,然當以節義死

最新小說: 帶S級球娘美少女舉起世界盃 NPC覺醒後,瘋批領主放肆寵! 洛青舟秦蒹葭小說 收集球衣,我只是為了繼承球技 我踢前鋒,老爹是老闆 電競曙光絕地槍王 NBA新神降臨 全民修真從完美遊戲崛起 全球高武我的戰力億點點 我在LPL詞條上單,LCK麻了 菜鳥小凡的遊戲生涯 海上開局兩腳地,別人求生我求神 我轉投章邯再建大秦,劉邦哭麻了 人在斬神,我能竊取神明詞條 怪物來了 都地獄遊戲了,誰還當人啊 御獸飛昇 NBA:天賦拉滿,帶著卡特奪冠 射程沒有上限,起手就是洲際導彈 網遊:每天獲得士兵不過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