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帶,才是勝負之關鍵所在。”所以田中自己常援手其他派閥的議員,且從不拒絕跟與自己境遇、思想不同的人溝通、交往,其實未嘗不是出於這種現實考量。正因此,即使在“田中軍團”絕對支配自民黨的時代,黨內還是有福田派、三木派等派閥的生存空間,也可以堂堂正正地批判田中。相當程度上,這也意味著黨在生死存亡關頭的某種再生能力。也正是從這個意義上,今天的*黨雖然歷史不長,但黨內*機制遠不如當初的自民黨健全,大有小澤一人獨步天下的態勢。乃至有政治學者擔心,長此下去,*黨全黨將難免與小澤共同沉沒的命運。
除了政治韜略外,政治家的“器量”往往也成為核心凝聚力之有無和大小的關鍵。田中倒臺之後,小澤的另一名恩師金丸信事實上成了自民黨的君臨者。在佐川急便醜聞中,關於“問題獻金”的流向問題,假如金丸想讓秘書兜底的話,自己完全可能撇清責任,從而保全政治生命。但今丸認為“不能全推給秘書。秘書所為,即我所為”。甭管是不是自己的直接責任,一股腦全部攬下,毫不猶豫地在特搜部的調查文書上籤上自己的名字,旋即辭去黨副總裁和派閥(經世會)會長的職務,束手就擒,頗有傳統武士道所謂“男子漢美學”的況味。
相形之下,末代大佬小澤在接受檢方調查質詢後的記者會上,全面否認個人的參與:“凡此種種,全部系秘書所為。自己既未做過指示,也未曾接受過任何彙報。”不僅如此,據金丸信之子金丸信吾透露,自從金丸倒臺,直到1996年辭世,集兩代大佬寵愛於一身的小澤再未露一面,連個電話都沒有。難怪有輿論酷評道:同為自民黨系統的派閥大佬,這不同代際之間,差距咋就這麼大呢?
再見, 河野洋平
2009年7月21日,日本首相麻生解散眾議院,確定了8月30日下屆眾院大選的路線圖。眾院的解散,使現年七十二歲的自民黨政治家河野洋平擔任的眾院議長的任期提前屆滿,以出任議長2029天的實績重新整理了日本憲政史的最長紀錄,可謂“功德圓滿”。
河野洋平(Kouno Yohei),1937年1月15日出生於首都圈神奈川縣的一個政治世家,其父河野一郎為前眾院議員,叔父則曾出任眾院議長。1959年,從政治家輩出的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部畢業後,河野沒有馬上從政,而是躋身商界,在著名的貿易商社丸紅公司就職。八年後,繼承亡父的政治地盤(即選舉區),以自民黨推薦候選人的身份參選,牛刀初試,便以首位當選,從此廁身政界,凡四十二載。
青年議員時代,人稱“王子”(Prince),在黨內主持學習會“政治工學研究所”(簡稱“政工研”),團結了一批左派少壯議員,成為超派閥的左翼中堅力量,頗具實力。1974年,田中角榮內閣總辭職後,旨在公選黨總裁、首相的情況下,力挺河野的政治運作以“政工研”系統為中心展開。但是,由於當時黨內實力派大佬間早已形成透過派系磋商,擬定後繼者人選的既定方針,“政工研”的努力以失敗告終。儘管挑戰黨內權威的嘗試遭遇挫折,卻從此坐下了反黨的由頭。
1976年,河野率“政工研”一干要員田川誠一、西岡武夫、山口敏夫等集體“譁變”,脫黨結成*——新自由俱樂部,並就任黨首。旋即在眾院大選中,以都市選舉區為中心,一舉取得了17名當選的驕人戰績。然而好景不長,三年後,隨著西岡被自民黨“招安”,新自由俱樂部慘敗,河野引咎辭職。直到1983年,新自由俱樂部與大選中未過半數的自民黨組成聯合政權,河野於翌年(1984年)再度出任黨代表,才一雪前恥。1985年,河野在中曾根連任內閣中出任科學技術廳長官,首次入閣。1986年,政壇洗牌,新自由俱樂部解散,河野復歸自民黨。